| 网站首页 | 北京周易研究 | 中国周易研究 | 北京贤林传统文化研究 | 天 佛 寺 | 国际预预与测言 | 图片 | 下载 |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周易 >> 天 佛 寺 >> 始祖伏羲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 第一寺《天佛寺》简介         ★★★ 【字体:
第一寺《天佛寺》
作者:hanqilin    联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26    

【扩建第一寺《天佛寺》


 

                

            

和国家旅游局助理与高增厦将军合影

 

 和中央办公厅张首长合影



   谷善庆上将、 学生等留影

      

  和熊光楷 上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留影

 

  在韶山扩建中华第一寺《天佛寺》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三皇五帝”开天辟地之说,伏羲、女娲、神农氏称为“三皇”,伏羲被人们尊为“羲皇”,中华始祖“伏羲”为三皇五帝之首,炎、黄二帝、少昊、颛顼、喾、挚、尧、舜、禹、启等等(公元前2697年~前2599年)。

    夏商之后(西东春秋)周朝,(公元前770年~前476年)这时进入了春秋时期,春秋早期出现了老子道教,到了春秋末年,释迦牟尼出生的年代为公元前566年左右,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2年)佛教开始进入华夏大地。

    羲皇故里“伏羲庙”地处甘肃省东部的天水市,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8000年的文明史、3000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696年的建城史。天水具有特色鲜明的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国文化和石窟文化等五大历史文化。

    韶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舜曾在这里演奏过“韶乐”,因而得名。韶山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十大重要革命纪念地之一。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韶山建设“伏羲文化园”,其意义极为深远。

    在韶山修建伏羲庙的原因阐述:

    一、 伏羲氏是我国典籍中记载最为古老的祖先,其功德为创建八卦记事。他是立世道文字的前身,是我中华文明的伊始。|

    二、 固本清源,重新发掘我华夏民族的古老文明,重建崇敬和信仰,为构建和谐社会而服务。

    三、 据考证,湖南省人杰地灵,方言数量及古朴奇异风俗为全国之最,传统及世风极为古拙,皆可追溯到伏羲时代,有良好的伏羲文化基础和氛围,同时湖南长沙马王堆墓中出土的文物之中有伏羲文化文字记载最早的文献。韶山更是世界人民旅游的窗口,在此传播伏羲文化可以让世界人民更便利地了解到中华最为优秀的古老文化和古老文明。

    
    四、毛泽东为旷世的一代伟人,其思想传播影响广至全球,在其家乡建设“伏羲庙”尤为合适,同时韶山地域生态环境良好,地理条件优越,堪比远古,伏羲氏英灵供奉此地,当有神效。其主席家乡方圆不到一百里之内,就出现了许多近代举世闻名的人物,如曾国藩、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齐白石,胡耀邦,朱镕基等等人物,这些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有一个最古老的心是为着中华民族后一代活得更好,把全国人民看成是自己的子民,心中想着的是全国人的心,这正是中华始祖的思想,也是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每个人心中弘扬的思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灵魂。

韶山地区与中国地区有非常相似之处!

 

 

    

 

 


    五、中华大地上已有伏羲始祖庙在甘肃天水的地方,也是伏羲始祖出生的地方,而修建的庙宇,坐落在中华大地的西北方向,如在韶山建设新的伏羲始祖庙,正好是原伏羲始祖庙宇的东南方向,也符合伏羲文化的精髓,方向对称,阴阳协调。还有一处是在中原地区河南省淮阳县的太昊陵,它是伏羲始祖开天辟地的创建第一代建都皇帝,逝世后所修的伏羲陵墓,从古至今,历史上极少人提出建议修建伏羲始祖寺庙等事宜,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与学习,尊敬始祖的精神,再在伟人毛主席家乡附近新建一座伏羲庙,此应天时,适地理,当与主席家乡出生的人物所组合的场地而发扬伏羲文化为绝佳理想。

六、形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世界伏羲文化的集结地和发散中心,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古老文化是最为优秀文化之一。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周易  诗经  尚书  礼记  春秋  左传  

  【四书五经】简介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国家领袖谈中国传统文化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毛泽东 

 

  悠久的中国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当前要特别注意反对那种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思想。   ---- 江 泽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古往今来都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的纽带和前进的动力。总结与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江泽民

 

易经的思维就是将差别与统一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江泽民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 胡锦涛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胡锦涛

 

韩奇林法号:智海   简介

   

北京联合大学教授

中国预测著名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周易八卦风水著名预测专家

周易与经济决策专家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应用与管理理研究分会颁发企业咨询专家

 现代易学与经济决策易学专家教授论坛地方组委会秘书长

 

 所获荣誉:

零五年:被评为“中国易学名人”称号

零五年:人物周刊论文杂志社会论文荣誉证书

零五年:中国财富周刊论文杂志社论文荣誉证书、

零五年:中国第二届中华易学大会论文一等奖

零五年: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论文荣誉证书

零五年:被邀参加人民大会堂中国传统文化论坛

零六年:中华儿女杂志社优秀论文发表

零六年:东方易学国际研究院荣誉证书

零六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荣誉证书

零六年:人民大会堂国际易学研究会荣誉证书

零六年:中国周易八卦风水预测著名专家荣誉证书

零六年:人民大会堂荣获2006年共和国经济建设功勋人物荣誉证书

周易决策研究室授权培训中心

 


 

简称《贤林》

 

 

【宣传国学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走向世界】

  周易的解释是:周易:是某物一个周期循环又重新开始新的一轮循环。

【摘自家传真迹古籍《连山易》和《归藏易》,原解释记载稍有改动】。

 敬 周 易 得 周 易 说 周 易 做 周 易!不 是 周 易 不 知 不 是 周 易!   清 静 无 为 而 无 所 不 为!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一九八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是我们的基本方针。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深刻吸取近几年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训,在努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教育和科学是百年大计,对社会生产力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我们的教育和科学还比较落后,更要采取有效措施,自觉地抓好这项工作。要紧密结合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结合人们的思想实际,大力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地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先进分子还要经常进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要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去指导理论、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部门的工作,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阵地,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培养科学的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真正成为奋发进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要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科学文化事业。要积极吸收我国历史文化和外国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坚决摒弃一切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糟粕和精神垃圾。当前在这个问题上,要特别注意反对那种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思想。

注 解:

(1)节选自《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刊印)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去掉了“算命、算卦、看相是封建迷信……”的条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大第五届第五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不但无“迷信”二字,而且在第四十七条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化、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这不仅去掉了几十年套在周易应用研究身上“封建迷信”的枷锁,而且为我国的周易信息预测科学的应用研究指明了方向。因此,任何人任何单位以任何借口压制打击周易信息预测的应用研究都是违法的。这正是宪法保驾护航,易学扬眉吐气!
雷洁琼副委员长在1997年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究会上的讲话指出:“在新世起之交的历史时刻,科学地理解和研究《周易》,对于我们站在新的高度,重视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各种人际关系,社区关系,民族关系,国际关系,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在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关健历史时期,......弘扬保合太和的精神.....”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然不能割断历史,不能脱离包含历史传统在内的国情和民情,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蕴含着许多精华,可以直接、间接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利用或借鉴,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并从中吸取营养,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振兴中华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李   铁   映 
一门学问究竟是真是假要由科学家用科学实验来鉴别,不能由政治家决定。
科学家要用科学的语言在科学的园地去说,而不要用政治语言在政治、社会刊物上去说。

科学问题一定要用“双百方针”,搞争鸣要在学术刊物上,专业刊物上,而不要在社会报刊上大造舆论,这对于国家,对于科学都没有好处。用群众公决和社会舆论是政治领域的事,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办法。

科学的失误和失败,只要不是故意的,就不要随便予以否定,或者说它是伪科学,要吸取苏联的沉痛教训,苏联的李森科批判摩尔根的基因学说,正式命名它为“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伪科学”,最后证明他自己搞的是伪科学。 ------- 伍   绍   祖

人对周围事物有90%是无知的,要是我们以自己知道的少的可怜的知识作唯一标准来衡量90%的未知事物,还以为自己永远正确、“无所不知”,那就会扼杀一切创造和科学的发展,那是一种最为可悲的愚昧和迷信。 ------ 崛   秀   彦(日本哲学家)

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说:“〈周易〉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周易》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 “《周易》是预测科学,决策科学。”

    一、江泽民主席在党的十四大六中全会上讲:“ 当前要特别注意反对那种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思想。”九七年十月份在访美期间在哈佛大学讲<<周易>>中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动,逐步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都亲临过甘肃省天水市伏羲庙,并作过重要指示。天水市博物馆至今还珍藏着一九九二年江主席到访时留下的“羲皇故里”的亲笔题词,题词表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文初祖”伏羲的景仰之情。

    三、江泽民主席为2000年6月30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撰写题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的社论。<<光明日报>>约请科技部专家对社论中的思维科学作解释,钱学森归纳出思维科学是研究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超感觉思维范畴的学科。易经的思维就是将差别与统一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思维。

    四、2000年世界易经大会10月26日在南京大学举行,该大会名誉顾问有:叶选平、马万祺、何厚铧、王荣炳等。近年来,随着南京大学哲学博士点的恢复,南大重新确立把易学作为学术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五、科学的预测和准确的决策是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诚如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教授所说:“周易是预测学,周易是决策学。”所以事在人谋谋事应易为本。
    江泽民主席于2001年1月10日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道(道德)、儒(品德)、释(功德)三教思想都十分重视德的教化,在此我真诚地奉劝刻意追求好风水而求福禄的人们:福在人求求福当德为上,因为福在人心不在地。
 
    六、中新社北京2002年7月18日电:今后北京市民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卜卦、算命、看相、求签、测字和驱鬼治病等活动将不再违法,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今天通过的<<北京市宗教事务条例>>放开了对上述行为的限制。此外,北京市还将允许公民在宗教活动场所外经营宗教艺术品、用品和出版物,允许宗教团体按照有关规定开办宗教院校、培训班。

    七、“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是毛泽东读<<南史·梁武帝记>>时作的批注。毛泽东既是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也是位预言家。有湖南师范大学吴江雄教授所著的<<毛泽东>>(上下)为据。纵观经史,凡有建业的帝王都重用易经大师做决策高参,如周文王用姜子牙、秦始皇用李斯、汉高祖用张良、唐太宗用徐茂功、宋太宗用苗光义、明太祖用刘伯温。唐朝宰相虞世南以无限敬仰的心情评价<<易经>>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的肺腑之言。而日本明治维新时的组阁原则:不知<<易>>者,不得入阁。更是把<<易经>>推到了最高的境界! 不能解释的并非子虚乌有 现实存在的未必可以理解    

    八、 2006年5月31日下午,安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市11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关于市11届人大3次会议代表所提“关于周易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审理意见的报告,并且分组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审议,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抓紧申报,对报告的文字部分要认真推敲;对周易的評价要恰如其分,最后市人大常委会对这个报告进行了表决,并且通过了这个报告,交付市政府办理。
   
    团结是克服困难、赢得胜利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维护和加强全党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和加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团结,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让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一切有利于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原创]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


    中华民族向有“三皇”、“五帝”依代相传之说。其说起于战国时期,从先秦至两汉古史文献中就有记载,但“三皇”究竟指的是谁,其说不一。魏晋以后,各家史书均认为是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自清帝逊位以后,国人普提炎黄,而将早于炎黄一千多年的太昊伏羲氏有所淡忘。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由于抵御外来入侵的政治需要,国、共两党领导人蒋介石、毛泽东和朱德分别拜谒黄帝陵和致祭文,因河南淮阳被日寇占据七年,两党要人都没有到过太昊伏羲陵,“炎黄子孙”便被国人叫响,“三皇”变成“炎黄”,大有“数典忘祖”之嫌。对此,海内外中华民族有识之士早有疑义。一九九四年,台湾著名大学教授李畊发表文章《为“中华民族始祖”正名提议——请以“羲黄”取代“炎黄”》。后又有许多专家、学者提议以“羲皇子孙”取代“炎黄子孙”。这里且不论如何为中华民族始祖正名,但不得不说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

     首先,我们从中国众多史书中看关于三皇的记载。中国最权威的辞书之一《辞源》关于三皇有六种说法:1、伏羲、神农、黄帝(《世本》、《尚书·序》、《帝王世纪》)。2、天皇、地皇、泰皇(《史记·秦始皇记》)。3、伏羲、神农、祝融(《白虎通·号篇》)。4、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皇霸篇》、《史记·三皇本记》)。5、天皇、地皇、人皇(《艺文类聚》)。6、伏羲、神农、燧人(《白虎通·号篇》)。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尽管三皇是谁说法不一,太昊伏羲氏作为三皇之首是无可非议的。再看中国另一权威辞书《辞海》关于三皇的解释:1、天皇、地皇、泰皇(《史记·秦始皇本记》)。2、天皇、地皇、人皇(《史记·补三皇本记》)。3、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皇霸篇》。4、伏羲、神农、祝融(《白虎通》)。5、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记》)。6、伏羲、燧人、神农(《风俗通·皇霸篇》)。从这里我们看到尽管三皇之说有变化,即使同一部史书里的说法也不完全一样,但众多史书都把太昊伏羲氏列为三皇之首。

    其次,一个历史人物的定位,不仅要看史书记载,还要从对后世的影响、考古和贡献方面去界定。因为伏羲氏作为三皇之首,影响巨大,全国有不少地方以山川命名铭记他的圣迹:陕西有葫芦(即伏羲)河,甘肃天水有卦台山,山东有伏羲画卦山,河北新乐有伏羲台,河南孟津有伏羲台,黄河北有伏羲洞,长江南有龙山。其纪念庙更多:甘肃天水有伏羲庙,河北省新乐市有人祖庙,台湾省台北市有伏羲八卦庙,日本国静岗市有伏羲庙……在河南省淮阳县,伏羲氏的圣迹更多,如伏羲得白龟的蔡河,养白龟的白龟池,始画八卦的画卦台,揲蓍画卦的揲蓍坛、蓍草园。尤其是太昊陵庙,占地875亩,南北长750米,以伏羲先天八卦数理兴建,分外城、内城、紫禁城,有三殿、两楼、两廊、两坊、一台、一坛、一亭、一祠、一堂、一园、七观、十六门。其陵墓上圆下方,是中国唯一的“天圆地方”形制的陵墓。陵高十寻(一寻相当于今天8市尺),方座边长182米。
 
    民风民俗是远古文化的一种传承。伏羲、女娲抟土造人始有人类的故事,史书有载,全国流传很广。在河南淮阳,几千年来就有用泥捏“泥泥狗”的习俗,至今仍很兴盛。海内外专家学者评价说,这是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的“真图腾,活化石”。宛丘自古就是祭祀先祖的圣地,《诗经·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寿羽”。淮阳古称宛丘、陈,陈风即指今淮阳的民风。《诗经》里的这种祭祀活动,至今仍很盛行,那就是“担经挑”舞。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农历二月太昊陵古庙会上,更让人叹为观止。这里长达月余的祭祀活动,自发形成,来自豫、皖、苏、鲁、冀、鄂及海外谒祖朝圣者日达数万人乃至数十万人之众,可见伏羲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考古是对一个历史人物更好的佐证。1963年,山东武氏祠出土的汉画像石,伏羲氏被列为三皇之首,其后是祝融、神农、黄帝、帝喾、颛顼、帝尧、帝舜、大禹,并有对伏羲功绩的高度概括:“伏羲仓精,初造王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

    1979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平粮台——宛丘古城址进行了发掘。该遗址有50000多平方米,城内居住面积3400多平方米,城墙为夯土筑成,南城门有两个用土坯垒砌的门卫房,面积均约6平方米,并有陶排水管道,这是目前世界考古史上发掘的最早的陶排水管道。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锛、石镰、骨鱼钩、石网坠、陶鼎、陶罐、陶壶……还残留着烧过的木炭,未完全烧燃的树枝和烧烤过的动物骨骼和蛤蚌、贝壳、鱼骨等。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碳—14测定,这座古城距今约4600年左右,叠压在大汶口文化层之上,又叠压在龙山文化层之下。专家认定,这里就是6000多年前“伏羲氏都宛丘”的宛丘古城址。

    太昊伏羲氏的贡献,各家史书都有记载,只是简略与详尽不一,但大体是一致的。在河南省淮阳县太昊陵庙的统天殿内墙壁上嵌有高1.2米、长36米的青石浮雕《伏羲圣迹图》,基本上给予了概括,分别为履巨人迹、伏羲出世、都于宛丘、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定姓氏、制嫁娶、画八卦、刻书契、作甲历、兴礼乐、造干戈、诸夷归服、以龙纪官、崩葬于陈。伏羲氏作出的贡献最突出的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创立龙图腾,为中华民族树起团结统一的族徽;始创八卦,肇始了华夏文明。

    《三皇本记》载:“太昊庖牺氏,风姓,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伏羲,亦写作伏戏、宓牺、庖牺等,其母华胥氏在一个叫雷泽的地方踏上一个巨大的脚印而怀孕,在成纪(今甘肃天水)生下伏羲。伏羲一生出就神奇异常,像貌独特,他聪慧英武,长大后被公推为部落首领。他带着自己的部落沿黄河东下,逐水草而牧,到达黄淮平原的腹心宛丘,定居下来,从此结束了人类的游牧状态。他以宛丘为都,率先民脱离蒙昧,由动物人转化为社会人,致力于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征服各个部落,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基础。

    伏羲氏为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以蛇图腾氏族为主体,通过兼并、联姻等方式,把以马、鹿、鱼、鸟等为图腾的渔猎氏族吸收进来,并将大蛇的图腾上添加上马的头、牛的尾、鹿的角、鱼的鳞、鸟的爪等图形,形成一个生物界没有的怪形动物。于是,龙便产生了。于是,华夏子孙便以龙的传人自诩。于是,龙便成了中华民族的根,便成了中华民族的族徽,便成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标志。历代帝王无不以“真龙天子”自喻,借用龙的力量威震四海。因此,中国人也就由对龙的无限敬畏而团结在龙的周围,使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局面历数千年相治不衰。

    伏羲所创八卦为先天八卦,以揭示自然规律为主,它是伏羲文化的精髓。后经古圣先贤、历代学者的研究、继承、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是中国哲学的基础,而哲学又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般规律的抽象。因此,我们可以说,伏羲先天八卦孕育了中华民族文化。

    周文王在羑里城根据伏羲先天八卦,推演出了《周易》。《周易》为群经之首,“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

    被称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的孔子,晚年读《周易》爱不释手,留下了“苇编三绝”的佳话。同时,他还亲自为《周易》作注,在学生中大谈自己的见解。这些片言只语被学生记下来,加上老师亲笔共组成十篇文章,这即是《彖》上下两篇,《象》上下两篇,《系》上下两篇,加上《说卦》、《序卦》、《杂卦》、《文言》并称“十巽”,也称“周易大传”。到了汉武帝时,他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传”也身价百倍。到了东汉和魏晋时代,人们索性把“彖”、“象”四篇注释性文字附在周易正文中间,把其余六篇附在正文后面,进行了重新组装。从此,《周易》被称为《易经》,与儒家的《礼》、《乐》、《诗》、《书》一起并称“五经”。

    道教是影响中国文化的另一宗教,源于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他生于陈国苦县(今河南鹿邑),旧隶属陈(今河南淮阳),对伏羲先天八卦有独到的见解。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远远超过了他那个时代,在他短短的五千字的《道德经》中包含了与八卦极其相似的辩证思想,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再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概况了八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正因为此,东汉以后兴起的道教便以太极图为标志,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教义,把老子做为他供奉的道德天尊,把八卦衣作为他们的礼服,把太昊伏羲氏作为道教的神仙信仰。八卦的哲学思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儒、道文化的普遍传播,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骨架,被称为中华文化的“众经之首,大道之源”。

    〖韩氏易学派〗创始人韩婴,西汉燕(今北京市)地人。文帝时为博士,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传授《易经》于燕赵,并推求《易经》意旨作韩氏《易传》。然而,燕赵地方的人喜好《诗经》,所以韩氏易学不盛,仅由其本人传授。武帝时,韩婴与董仲舒辩论于皇帝面前,其人精聪善辩,论事明晰,董仲舒无法辩服他。其孙韩商为博士。宣帝时,涿郡韩生为其后裔,研习祖传《易传》。司隶校尉盖宽饶原向孟喜学《易经》,后见韩生讲论《韩氏易传》,于是改投韩生为师,学习韩氏易学。韩氏易学派对《易经》经文有自己的见解。例如“谦”,韩氏认为,德行宽容并能用谦恭的态度持守它,可以发达;土地广大并能用节俭的办法持守它,可以安宁;位尊禄富却能用卑下的态度持守它,可以更富贵;兵强势众却能用畏危的态度持守它,才能取胜;聪明智慧却能以大愚的态度待守它,方是真正的聪明;博闻强记却能以识冗浅陋的态度持守它,才是真正的有学问。这六项,都是“谦德”的表现,所以,《易经》说“谦亨,君子有终吉”。尊贵为天子,财富满四海,但是德行却不谦,终于因此身败国亡的人,如桀、纣便是。所以《易经》指出一项深刻的道理,从大处说,它完全可以治理天下;从中等程度说,它完全可以安宁家国;从小处说,它完全可以洁行修身,它就是“谦德”。“列其□,危熏心”,则如孔子言,对于嘴要吃美味,心想安逸的人,要用“仁”进行教育;对于心想战争,身恶劳作的人,要用“恭”进行教育;对于好辩论却感到畏惧的人,要用“勇”进行教育;对于眼好美色,耳好乐声的人,要用“义”进行教育。所的《易经》告诚:后背肉裂开,很危险,是心中迷乱所致;须警惕顾此失彼。“小狐汔济,孺其尾”,言作官为宦往往在有所成就时怠惰起来,疾病往往因为不小心在刚刚好转时又加重,灾祸往往因为失去警觉而发生,孝道往往由于妻儿而衰微,明了这四点,才能善始慎终。不应似小狐遇水直渡,尾长负于背,水湿其尾,全身已没于水中:蛮干招祸,无所利。“困”,是指行路被石绊倒,手抓在蒺藜上,回到家里,妻被骗劫而去,这是凶兆;告诫遭遇困□时轻信小人却不依靠贤人者。韩氏又说:“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实行“家天下”,便将政权传给子孙,实行“官天下”,便将政权传给贤人。

    [摘 要]:作为西汉初期一名儒家人物,韩婴对《周易》有着独到的见解。本文试图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探讨韩婴易学在传承上不是来自商瞿至田何一系,而是可能来自子夏。他的思想与《子夏易传》有着重要的关系,但《子夏易传》不是他的易著。他流传下来的易学片段也为研究秦汉时期易学史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韩婴; 传承; 子夏易学

    韩婴是西汉早期著名的儒学人物,约生活在文帝与景武之间。“韩婴,燕人也。孝文时为博士,景帝时至常山太傅。婴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归一也。淮南贲生受之。燕、赵间言《诗》者由韩生。韩生亦以《易》授人,推《易》意而为之传。燕、赵间好《诗》,故其《易》微,唯韩氏自传之。武帝时,婴尝与董仲舒论于上前,其人精悍,处事分明,仲舒不能难也。后其孙商为博士。孝宣时,涿郡韩生其后也,以《易》征,待诏殿中,曰:‘所受《易》即先太傅所传也。尝受《韩诗》,不如韩氏《易》深,太傅故专传之。’司隶校尉盖宽饶本受《易》于孟喜,见涿韩生说《易》而好之,即更从受焉。”(《汉书•儒林传》)尽管《汉书》中记载韩婴的文字较短,却明显透漏出一些关于他的易学的信息:以《易》授人,推《易》成传,虽只得以在韩氏家传,却很精深,致使习孟喜《易》的盖宽饶改师门。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韩婴有易学专著《韩氏易》二篇,而《子夏易传》在历史上就有人认为出自韩婴,尽管《子夏易传》本非出自韩婴之手,却可以从中看出韩婴的确与《周易》有着很深的关系,亦可窥见韩婴对易学着的确有过建树。然而,这两本易学著作在后来皆已佚失,对于认识韩婴对易学思想、辨别《子夏易传》是否真的出于韩婴之手失去的最有利的材料。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只能通过零星的片断和前人的研究来探讨。在这种背景和对韩婴的评价下,他的易学思想也应当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笔者正是在此种背景下,对韩婴的易学问题作个浅显的认识。

    一、韩婴易学的传承

   在西汉易学发展中,易学传承的主线是明显的,即从孔子、商瞿至田何的传承。然而韩婴易学是否来自于这一传承系统,这是首先应该考查的问题。
当今学术界,没有太多深入地探讨,在仅有的学术研究中,也有明显的分歧。问题集中在两点:是否与田何有师承关系;其易学宗归商瞿还是子夏。围绕着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就可以认识韩婴易学的传承关系。

    田何是作为汉初易学发展的第一位大师,《史记•儒林列传》中记载:孔子卒,商瞿传易,六世至齐人田何。他是历史公认的易学传人,开启了两汉易学的繁荣,几乎当时所有主要的易学家都师出田何。然而就在韩婴易学是否是师出田何的问题上却难以定夺,没有史料作为证据,易学专家也只能推测。刘玉建教授在《〈子夏易传〉真伪考证》一文中提到,“汉代尤其是汉初,虽然《易》学派别林立,易家众多,但追本溯源,均出自田何。那么,韩婴之《易》盖亦出自田何。”[1]认为,它应该师出田何,但与刘玉建教授推测的观点相反,李学勤先生则认为,“韩婴其人是大家都熟悉的,其生平著作可考,却不属田何一派,……”[2]这两种推测很难确切地说哪种更可靠。但笔者认为,如果,韩婴真的师出田何一系,历史可能就会记载了,《史记》、《汉书》都有对田何后学的较为明确的记载,而韩婴作为孝文时为博士,景帝时常山太傅,他的“韩诗”也具有相当的影响,没有理由不记录这样显赫的田何后学。另外,田何一系的易学在当时是主流背景下,如果韩婴师出田何,也就不会有不被他人接受而到只能家传的境地。所以本人更倾向于后一种推测。

    易学宗归商瞿还是子夏的问题就又涉及到了易学传承中是否只是单一的主线,即从孔子、商瞿至田何的传承。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的观点较为统一,孔子以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不会单单的把易只传给商瞿,子夏作为孔子的得意弟子不可能没有习周易。而学者们指根据《史记》中记载,认为除商瞿之外,未传他人是很偏激的看法。在帛书《易传》的《昭力》、《要》等篇中,提到与孔子探讨周易之人,如昭力、周梁山等人,历史中也没有记载。就如刘玉建教授的观点,“孔子传《易》并不只是传给商瞿或其他某一位弟子,仅从文献记载来看,问《易》与孔子者便有子夏、子张、子贡等。学者一般以司马迁在《史记》中只讲孔子传《易》与商瞿为依据,认为孔子未传《易》于其他弟子,事实上是一种误读。”[3]这就使韩婴宗归子夏有了可能。韩婴易学不是商瞿一系的思想,他的易学难以流传就是一个佐证。易学界专家李学勤先生、刘玉建教授、刘彬副教授都认为韩婴的思想来自子夏的《子夏易传》。 因而,韩婴易学更可能来在子夏一系。子夏易学是如何传至韩婴,这一问题也没有历史上的明确记载,只能从细微处推测。有一种推测,是子夏传子弓、子弓传荀子,在辗转传至韩婴。从子夏到荀子的传承杨朝明教授持此观点。[4]这一传承是有可能的,首先,子弓即《史记》中的馯臂子弘,他是子夏的门人,很可能会兼修商瞿易学与子夏易学。而子弓是楚人,荀子晚年居楚,且子弓又为荀子所称道,所以荀子易学源于子弓是可能的,李学勤先生在《周易溯源》中讲荀子一系《易》学时也是肯定了子弓对荀子的影响。从荀子到韩婴的传承中间可能还有其人,不过没有历史的记载。荀子的经学在汉初深受推崇,韩婴深受其影响,特别在礼的方面。[5]同样,子夏以治《诗经》而闻名,所以作为韩诗开创者的韩婴,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很可能会选择子夏易学。
此外,台湾学者高怀民教授认为,韩婴易很可能来自田何上溯两世的燕人周竖,理由是同为燕人而受到了周竖的影响。[6]这也代表一种可能。总体上看,笔者认为从子夏到子弓再到荀子,最后辗转传至韩婴的可能性更大。这一观点代表了对韩婴一系易学传承较为合理的推测。

    二、韩婴与《子夏易传》

    韩婴与子夏有着师承的渊源。但又如何使当时的人们误以为《子夏易传》作者是韩婴或丁宽。尽管子夏学易是有可能,但从西汉以来就有人认为《子夏易传》为伪书。所以有必要先交待一下《子夏易传》的真伪,再谈韩婴与它的关系。

    《子夏易传》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周易》二卷,魏文侯师卜子夏传,梁六卷。

    然而此书在唐朝就受到了怀疑,因其未见于《汉志》。而王俭在《七志》中引刘向《七略》中的文字“易传子夏,韩氏婴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也有记载。以这两人的功底,绝对不会使伪书混入。在当代易学界,对于《子夏易传》争论也是存在的。但大多是还认同《子夏易传》真有其书,如刘大钧先生《今、古文易学流变述略——兼论〈子夏易传〉真伪》,
刘玉建教授《〈子夏易传〉真伪考证》,刘彬副教授《子夏易学考》都肯定了《子夏易传》的真实性,它的作者是子夏而不是韩婴。否定的声音来自高怀民教授,认为《子夏易传》非子夏本人所作。[7]笔者以为,前一种观点更可信,这里不必重复论证。但这里的讨论应与后来真本没有流传而出现张弧的伪本《子夏易传》区别开。
   
    先秦典籍的一大特点是任何一本典籍几乎都是其本人和后学共同完成的,如《孟子》、《庄子》、《墨子》等书无一不是如此。《子夏易传》也是极有可能如此,在保存子夏重要思想的同时,经过其后学整理和补充。这也很可能是《子夏易传》被怀疑为研习子夏易的后学们是《子夏易传》的作者的原因。

    《子夏易传》的作者又如何疑为韩婴?本人认为,这就是前面交待的从子夏到韩婴一系易学传承的原因。韩婴在习《子夏易传》的基础上完成了自己的《韩氏易》,可能是相近、相同处较多,被后人疑为韩婴所作,这正是刘向判定它为韩婴所作的原因。而这一推断的佐证是所有被疑为《子夏易传》作者的人都可能学习了《子夏易传》。如疑馯臂子弓所作,上面我们已将他作为子夏易学的传人。疑为丁宽所作,亦有可能其本人精于易,而将田何和同学周王孙传授的古易(即可能是从馯臂子弓传下来的《子夏易传》)也精通了。所以本人认为这就是后人怀疑《子夏易传》为韩婴所作的原因。
 
    韩婴是《子夏易传》思想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并以此形成了自己的易学思想。从这里看出《子夏易传》与韩婴易学的重要关系。而认为韩婴是《子夏易传》的作者则是前人的误读。

    三、韩婴易学的主要内涵

    韩婴的易学专著《韩氏易传》也没有流传下来。幸好在流传下来的《韩诗外传》中有关于易学的片断,为后人认识韩婴易学保留了重要资料。据徐复观先生统计共有八条易学的记录。 一些的地方是作为经典来印证自己的思想,不能体现他的易学思想,有些则是针对易学进行的论述,很好的体现了他的易学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第一,有周易中关于“微”与“显”之间转化的认识,重视事物发展的“微”的方面。“官怠于小成,病加于小愈,祸生于懒惰,孝衰于妻子,此四者,慎终如始。易曰:小狐汔济,濡其尾。”(《韩诗外传》八卷)通过未济卦辞警醒人们防微杜渐,看到问题可能会从“微”到“显”,重视了问题的细微处。

    第二,重视谦逊作为君子之德的价值。这主要是韩婴对谦卦的解读中体现的。“故德行宽容而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而守之以俭者安,位尊禄重而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不溢,此六者皆谦德也”(《韩诗外传》八卷)这是通过谦卦意义而联系到君子的谦德,成了君子安身立命之德。如果没有此德则难以守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德不谦以亡天下,纣桀是也,而况众庶乎!” (《韩诗外传》八卷)

    韩婴的易学思想体现了儒家易学的特征,将易学用作道德教化,治理社会。明显的区别与晚些的象数易学家的思想。

    四、韩婴易学的学术价值

    韩婴易学思想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史解易的解易方式和作为易学文献来理解帛书《周易》、推测《易传》的成书年代两个方面。他的解易方式运用大量的历史材料,如用周公、秦穆公、齐桓公、越王勾践等历史人物来解释具体的卦意,以史解易在帛书《缪和》编中亦有运用,到魏晋时的干宝易学达到了一个小的高潮。韩婴的易学对于此种解易方式的流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保存有一些今本《易传》的原文,这些历史资料对于推断成书年代提供了证据。如“孔子曰:易,先同人,后大有,承之以谦,” (《韩诗外传》八卷)记述的卦序与今本卦序相同,为易学界争论的今本卦序与帛书卦序早晚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韩诗外传》三卷)这正是今本的谦卦的《彖传》,是推断《彖传》形成年代的重要资料。帛书《易传》中一些解释亦保存于, 如“谦”字写为“嗛”,和帛书中谦卦的写法相同,帛书《二三子问》称引谦卦卦辞说“嗛,亨,君子有冬,吉”今本中没有“吉”,而《韩诗外传》论易之中却与之相同, 这对于理解帛书《周易》有相当的帮助。
韩婴易学为何在当时就没有流传,只能成为家学的原因。当今有不同的解释。今人徐复观先生认为,“《韩氏易传》之深,乃在于易传中发挥了战国末期盛行于儒家中的天下为公思想其易学之所以传习者少的真正原因在此。”[8]而龚鹏程教授否定了这一推断,他认为,当时《春秋公羊传》中有明显的“公天下”的思想,然而传习之人甚多。韩婴的思想从《韩诗外传》上看,着眼点在于巩固君臣关系,君应像君,臣应像臣。[9]笔者认为,原因可能是他的易学思想不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当田何一系的易学被官方承认,且流传很广的背景下,没有了功利价值,韩婴的易学就失去了对绝大多数人的吸引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韩婴的易学是来源于田何一系之外的易学传承,最有可能的是从子夏到子弓再到荀子,最后辗转传至韩婴的历程。《子夏易传》是子夏本人所作,而韩婴是汉代《子夏易传》重的继承者,韩婴在《韩诗外传》中保留的易学片断体现了韩婴一部分的易学思想,也为易学史的研究提供了资料。造成这些结论没有史书记载只能靠推断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刘大均先生认为的,中国文人相轻之恶习,在杨何一派获得言语霸权后,将其他易学家的纪录抛弃。 韩婴易学的存在也证实了汉代易学并非只有田何一系,为学者们正确解读汉代易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参考文献:
[1][3]刘玉建.《子夏易传》真伪考证[J].山东大学学报,1995,(4).
[2]李学勤.周易溯源[M]成都:巴蜀书社,2005,145.
[4] 杨朝明.子夏及其传经之学考论[J].孔子研究,2002,(5).
[5]张红珍.韩婴对先秦儒家礼治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J].理论学刊,2006,(8).
[6][7]高怀民.两汉易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7.
[8]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9]龚鹏程.汉代思潮[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170、171.         

     综上所述,我们可不难看出:太昊伏羲氏是中华民族的“斯文鼻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


联系录入:hanqilin    责任编辑:hanqilin 
  • 上一篇联系:

  • 下一篇联系: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联系
    虎落平阳遭犬欺
    己丑年公祭太昊伏羲
    三皇传奇·历代朝皇
    北京帝王庙政府3亿修缮
    政府投入20亿建伏羲祖
    华夏·第一庙·伏羲庙
    【国家公祭伏羲彩图】
    始祖伏羲庙
    拜人文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