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北京周易研究协会 | 中国周易研究总会 | 北京贤林传统文化研究 | 天 佛 寺 | 国际预预与测言 | 图片 | 下载 | 
您现在的位置: 韶山周易 >> 北京周易研究协会 >> 古易研究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两千年前兵马俑因何酷似今人          【字体:
两千年前兵马俑因何酷似今人
作者:佚名    文化来源:本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3    

兵马俑囊括所有中国人的脸?

  最近一家杂志在制作陕西兵马俑专辑的时候,偶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雕刻于两千年前的兵马俑的长相,居然和今天的许多影视明星惊人的相似。

  据该杂志人士说,我们开始只想拍一些和秦俑脸相像的现代人的脸,因此我们拍摄了大量秦俑的头像和陕西人的脸,后来我们发现,我们编辑部中很多人都很像这些秦俑头像,甚至只要你眼力够好,你就可以从中找寻到一些明星的脸,让人惊叹秦俑雕刻的生动和精湛。

  这些兵马俑当中,有的脸型狭长,凝神沉思,很像是陕西籍演员马跃;有的浓眉大眼,粗犷豪放,简直就是电视剧《水浒传》中黑旋风李逵的扮演者赵小锐的翻版;而有的则小眉小眼,活像演员刘亚津;有的则神清气朗,英气逼人,眉宇之间神似演员陈道明。

  这真是个有趣的发现!人们仔细寻找果然发现:几乎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容貌,都能在古老的兵马俑当中找到模子

  难道说两千年前秦朝的能工巧匠能掐会算,早早为中华后人绘制好了百变不离其宗的脸谱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是否真的埋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相之大概,不外八格。

  就这个有趣的发现,记者随即采访了著名兵马俑研究专家袁仲一先生。

  袁仲一先生1963年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毕业,曾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现任该馆名誉馆长、秦俑学研究会会长等职。他对兵马俑的研究十分深入,著有《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等多部学术著作。

  这个发现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它体现了老祖宗伟大的艺术观察力、概括能力,以及高超的表现手法。袁仲一说,兵马俑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其中,为我们公认的是,兵马俑造型艺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基本涵盖了中国人脸型的基本特征。虽然细节各不相同,但是具有高度的统一性。用一句文言概括就是,相之大概,不外八格。

  作为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文物考古者对兵马俑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兵马俑的面型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研究人员总结出兵马俑造型特别是脸型总共有八种类型。分别是:

  字型。面庞长方形,阔额宽腮,高颧骨,下巴浑厚。

  字型。和字型近似。面庞亦为长方形,但面颊及下巴较国字形脸宽扁。

  字型。近似方形的圆形脸。

  字型。脸形窄长,五官较小。

  字形。上宽下窄,面形轮廓像是字形。一般称为瓜子脸。字形。颧骨部分比较宽,脸的上下两部比较窄狭。圆润的额头,丰硕的面颊,高高的颧骨,尖长的下巴。

  字形。面庞较长,窄额,宽腮,下巴肥硕。此外还有字形脸。

  袁仲一介绍,这八种面相基本涵盖了中华儿女,特别是男性的脸部特征。这些能工巧匠很聪明,好像还懂解剖学,什么样的脸型都配不同特征的五官。比如字型,由于面颊和下巴肌肉丰腴,五官就显得稍微小一些。眉毛细细的,小眼睛还眯着,鼻子和嘴都凹陷在丰满的肌肉之中。这种兵马俑造型充分反映了作者观察生活深入细致的能力。

  可以说,兵马俑是伟大的造型艺术,它成功地找到了中国人脸型的特征,即便是今天,也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美学价值。

  没有两件兵马俑是完全一样的。

  据我所知,共计8000多件兵马俑,没有两个是完全一样的,虽然高度统一,但是又千人千面。袁仲一说。

  他介绍,这是因为,秦俑的面容之所以找不出两个完全雷同的面貌,因为它不是模制,而是以模做出人头的大型,然后再一个两个地进行细致雕刻。在雕刻俑的五官、发型、胡须等时,作者有意识地追求各个俑长相上的差异。这样即使是同模做出的俑头,也只能是相似而不是相同。寓个性于统一,才形成今天千资百态栩栩如生的艺术精品。

  据研究专家介绍,兵马俑的五官,尤其是发型和胡须,变化多端。除耳朵是模制后粘贴到面颊两侧外,其余都是精心雕刻而成,尤其是眼睛刻画较精。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同的眼神表露出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的俑双眼圆睁,一股怒气冲冲的样子;有的眯缝着眼,微微含笑;有的眉清目秀,显得十分机敏;有的目光下视,性格显得文静腼腆。秦俑眼睛的眼球都是仅雕出一个微微凸面,然后再以彩色点染,绘出白睛黑珠。

  眼神往往表现一个人的气质,气质勇猛者,一般是睛若悬铃;机警伶俐者,一般是细眉秀眼;大头阔面性格憨厚者,一般是粗眉大眼,五官粗犷。另外,表示目光前视者,眼球鼓起的凸面位于眼睑的中央;目光凝聚者,双眼鼓出的凸面内斗;下视者,把眼球的上部与上眼皮交接处刻镂较深;仰视者,则眼球的凸面上悬。秦俑的眼睛绝大多数都是较厚的单眼皮,双眼皮者为数极少,与关中秦人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这一切都表明,兵马俑的俑作者十分懂得要靠细微的细节变化,来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和心态。
文化录入:hanqilin    责任编辑:hanqilin 
  • 上一个文化:

  • 下一个文化: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化
    走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寻找亚当和夏娃
    谈谈对中华文明的再认识
    盘古落户肇庆 神话人物复活引
    盖世英雄
    陈楚文化及其在中华传统文化
    "灵魂"是否会跨时间旅行? 科
    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河南文物探访苦旅:太极故里
    重返迷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