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北京周易研究协会 | 中国周易研究总会 | 北京贤林传统文化研究 | 天 佛 寺 | 国际预预与测言 | 图片 | 下载 | 
您现在的位置: 韶山周易 >> 北京周易研究协会 >> 风水文化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河南文物探访苦旅:太极故里厚土下的原始跃动          【字体:
河南文物探访苦旅:太极故里厚土下的原始跃动
作者:佚名    文化来源:本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3    
时间
                 
  常常被譬喻为河流
                 
  因为它们冲刷文明
                 
  它们将文明无情地淘出河床,任其自灭。
                 
  但这种灭,并不总是永恒,当时间之河与真实的河床交汇,因缘种种不幸遭际被藏于地下的一切,便有机会再见天日。
                 
  河南省温县陈沟遗址是一个例子,它因时光流逝而埋没,因南水北调而重生。这令人不得不感叹世事变迁,极似阴阳轮回旧说。不过,这座遗址所能带给我们的思索还远不止于此。这里是闻名中外的太极拳发祥地,在这片孕育人类能量极至的厚土之下,时跨龙山文化晚期以至汉代的大量人类活动遗址被逐渐发现,一种来自地上和地下的生命跃动同时冲击着来访者们的眼睛和思维。也许这并不是巧合,正所谓源流有序,衍变有宗,在冥冥之中,强大的生命力之间总有种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的交叉与轮回,就构成了文化与文明。
                 
  黄河边的桃花源
                 
  陈沟在当地的通俗叫法是陈家沟,距温县只有5公里,有公交车直通,但久等不至,只好跟一群老乡挤进了一辆狭小的微型面包。还好公路一直十分顺畅,我得以从容温习太行余脉清风岭的基本地貌。公路两旁是稠密的白毛杨,更远处是嫩苗初生的大片麦田,陡如刀削的高台不时从拥挤的人缝中掠过,高者10多米,低者不过三四米。沿途的村落,多筑在这种高台之上,成为自然鬼斧神工与人匠因地制宜的不二结合。
                 
  我在村北口下了车,一面观察着这个世界闻名的太极之村,一面打听遗址的方位。陈沟得名于村子东西两面和中间的三条大沟,沟中长年无水,但这里的土地并不干旱,小麦亩产号称千斤。在人们的印象中,从古至今,因为滨临黄河不过数公里,地肥木盛,这里一直是舒适的栖身之地。但在史籍中,陈沟是从明初才开始出现的,当时叫做常阳。陈氏老祖陈卜被朱元璋从山西移民,至此落脚,后子孙兴旺,遂更名陈家沟。而今,突然在这个村子里发现了最早距今三四千年的龙山文化遗迹,且一直绵延到汉代,我不禁犹疑,是否它本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断层,之前的繁华都被无辜地埋进了土里?
                 
  带着这种思索,我对这个村落的观察更加细心。已过了午饭时间,却有一层如炊烟般幽蓝的薄雾笼罩在周围,老人们闲坐在门口,对外来人瞥一眼,兀自晒着太阳。偶有人声,鸡犬未闻,一个静谧的世界,口中不由得吟出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当真是田园好居,怪不得这里被中外武术名家们称为太极桃花源,暗想如果没有这般环境,极讲究平心静气的太极拳如何练得下去。
                 
  沿着村里南北向的主干道行走,人流渐多。一座古色古香的高大楼牌横在面前,昭示着此处就是陈氏太极拳的核心地带。两旁店铺的起名比县城更有一种根脉所在的自信与气势,无论超市、电焊、话亭、饭店,一色以太极、拳乡为名。走进去,一侧是陈氏太极拳传人开办的武校,时值午休,没有听到渴望中的涛涛习武声,但瞥见了大门里面的梅花桩和在上面玲珑翻飞的少年,令人驻足兴叹生命可以如此灵动;一侧则是太极拳祖祠,朱门半开,院中立着一座峨眉老者的铜像,左手背,右手捋须,袍底拂风,气度不凡,想毕就是陈氏太极拳始祖陈王廷。其身后,左书武,右书德,正是陈沟人的性格写照。
                 
  在楼牌下,一位忙于给习拳的老外出售熟牛肉的大姐告诉我,遗址就在村子的西南方,可以从村南的公路上过去,也可以从村里通过。我选择了后者,在狭窄的小巷中向西穿行五分钟后,房屋逐渐被烧掉的秸秆和枯黄的野草代替。翻过一座十多米宽的大沟,远远地听到了考古工地人们的说笑声。
                 
  龙山文化与汉的交接
                 
  发掘现场犹如大地裸露的一块伤口,黄色的泥土曾经覆盖了一个时代,如今正被人们一步步地重新剥离。我站在堆积的泥土上四下观望。刚刚目睹了地上太极拳祖地生命的英武灵动,此刻,一种来自地下的生命跃动也隐隐传来。
                 
  碎骨和陶片被搓成堆,放在平整的灰坑之上。一位村民支着铁锹,似乎是在挖掘的间隙,对着探方土壁上的曲线和标号愣神。正是周末,高高低低的土堆,成了孩子的乐园。离我最近的是一个已经清理完毕的探方,一条隔梁的边沿被踩塌了半米长的豁口,显然是他们的杰作。十几位河南省考古工作队的技工们分散在几十个新开的探方之上,一面指挥人们耐心地用小锹翻动泥土,一面头也不抬地记录着什么。
                 
  男人们都外出打工了,这使妇女成为工地的主要劳力。她们推着小推车,走在一米来宽的隔梁上,嘴里叫着不慌不慌,让人体味到久已不见的集体干活的热闹。迎面是50号探方,工作显然刚开始不久,挖掘只低出地面一米,一位年轻的技工正拿着尺子与一位村民配合丈量,地上不规则的弧线,显示着不同土层的区别。年轻人告诉我,进入冬天,寒冷的气候将使泥土变得无比坚硬,考古队正在抓紧年内的最后一个月时间推进。
                 
  这是一处面积总约有3.6万平方米的遗址,目前已经发掘了3800平方米,计划在明年上半年之前完成。队长杨树刚在电话里告诉我,目前基本确认,这是一处时跨龙山文化晚期到汉代之间的聚落,包括大量灰坑和墓葬,出土了一些石刀、石斧、蚌刀和种类比较完整的东周陶器,以及狗、马、牛和乌龟等动物骨骼。虽然还没有像样的铜器出土,但让人们兴奋的是一个马坑和三座陶窑的发现。按照考古规律,这意味着马坑周围可能存在一个较大的墓葬。
                 
  我蹲下来,摸了一把土,是那种略带些沙的松软的土地。远古人类的蚌刀和石斧,在这里耕种该有刀叉切割蛋糕的功效。他们在茹毛饮血年代早早地在这片乐土上劳作,死后葬入泥土,繁衍下一个村庄,不想千年之后,竟被人们遗忘。这究竟代表着生命的强大,还是脆弱呢?
                 
  站在隔梁之间,与郭亮闲聊起来。他说考古队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是一次考古知识的普及,但在陈沟,队员们却做了一回学生。那些分布探方和隔梁上的妇女和孩子,看起来没什么异样,却都是正宗陈氏太极拳的传人。考古队员们在工作的间隙,兴致勃勃地学起了太极拳。
                 
  郭亮的这番话提醒了我,一副阴阳鱼首尾相交的太极图景在我的脑中旋转。也许,阴阳交替,万物循环,生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种永恒的循环正是这个聚落曾有的繁荣与没落的解释。
                 
  文明的循环交替
                 
  陈沟遗址向南,紧贴着一座玉皇庙,六七间建筑努力按照口字形分布在高地顶端。越过一棵躯干如闪电般伸入天空的古柳,走进这个没有围墙的庙宇,一种有别于太极之村的古朴扑面而来。
                 
  几位老人在庙前踱步,谈论家常。两个清代的功德碑斜在墙上,雨水磨去了原本有着坚硬轮廓的字迹,使石碑显得颓败凄凉,旁边供给香客使用的坐垫,却因柔弱得以常换常新。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骑着摩托呼啸着冲上庙宇前的陡坡,后座上两个年龄更小一些孩子大声叫着,冲锋让他们如此兴奋。但给他们快乐的这片陡坡,连同几乎整个庙宇,将在不远的将来置于水底。
                 
  郭亮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圆,给我大致勾出了南水北调工程在这里的走向。未来的河道由东南向西北,正从陈沟和西边的刘圪垱村之间穿过。河道的路线擦着了陈沟村的400亩耕地,西南部的37户民居,以及这座曾有悠久历史在解放后被拆复修的玉皇庙。按照计划,需要挪动的村民们在年底就搬往村子的东南部。那里是规划好的一个新区,迁移恰好与陈沟保护太极文化的工作结合起来。
                 
  对于迁移,陈沟的人们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反倒是文物队刚来时,有一个小小的波折。村里此前有一个传说,玉皇庙的周围埋着十八缸元宝,而遗址的位置恰好紧贴玉皇庙,一些村民认为考古队不是来考古的,而是挖元宝的。
                 
  郭亮笑着说,经过再三解释,村民们才不再提元宝的事,但在考古过程中,不断地有人来看。看过之后,总是带着失望的表情离开:没意思,只有烂骨头和破瓦片。
                 
  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对这个传说产生了兴趣,试图打探到更为详细的讲解。我问郭亮和庙里的老人们,他们都不清楚。折回陈沟村中,我找到了独自守在太极拳文化遗迹杨露禅学拳处的陈立法,他戴上老花镜,在纸上写了一行字:方圆十八步,元宝十八缸。关于这个传说,已经65岁的他却也不能再多说出来什么。我隐约感觉到,陈沟的地下是一个宝藏,保藏着一些旧有的文明,但地面上一些口耳相传的东西,却难能如琥珀般地保存起来。这些传说,在消逝了之后,是否也能如同地下的文明一般循环交替,在数千年后重现呢?
                 
  天色将晚,考古队员和村民们从遗址处逐渐散去,远近弥漫在青色的雾气中。
文化录入:hanqilin    责任编辑:hanqilin 
  • 上一个文化:

  • 下一个文化: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化
    走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寻找亚当和夏娃
    谈谈对中华文明的再认识
    盘古落户肇庆 神话人物复活引
    盖世英雄
    陈楚文化及其在中华传统文化
    "灵魂"是否会跨时间旅行? 科
    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两千年前兵马俑因何酷似今人
    重返迷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