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北京周易研究协会 | 中国周易研究总会 | 北京贤林传统文化研究 | 天下神奇天佛寺 | 天地风水学 | 图片 | 下载 | 
您现在的位置: 韶山周易 >> 中国周易研究总会 >> 知识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易之源流伏羲始画八卦         ★★★ 【字体:
易之源流伏羲始画八卦
作者:佚名    理学来源:本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6    

易之源流——伏羲始画八卦

 http://www.riyueyi.com/tanmi/832.asp

八卦,是由阴( )阳( )符号组成的八个三划卦,代表了天地间八种物质,古人用这样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揭示了宇宙间的秘密。八卦是由伏羲所画,从而揭开了中华古代文明的历史,树立了第一座《易》之丰碑。易之源流——伏羲始画八卦

一、 伏羲——中华民族的始祖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以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系辞下》)。

    伏羲是传说中的人物,亦称宓犠、伏戏、包犠,后世尊称犠皇、皇羲。伏羲生活在约距今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姓风,为氏族首领,都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传说他教民渔猎、畜牧、种植,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在位一百一十五年,传十五世,共一千二百六十年,后被神农氏取代。

    我国古藉中有许多关于有巢、燧人、伏羲、神农、黄帝的传说。在没有文字的古代,只能靠口头一代一代传下来。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余闻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看来,司马迁也没有见到文字记载,也是听人传说的。在传说过程中,可能加上了许多神秘的色彩,甚至荒诞的故事。在仰韶文化的彩陶上有人首虫身的图像,这可能是当时氏族的图腾,传说中就给伏羲按上了。对于这些传说乃至神话,要用历史唯物的观点去分析它、研究它,而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更何况将会有更多的出土文物验证它,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伏羲所生活的时代约在六千多年以前,相当于考古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早期,此时正是从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转变时期。这时,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作斗争的能力有所提高,但仍抗御不了大的自然灾害。《淮南子》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于是女娲炼五彩石以补天。”虽说有些神话色彩,但在远古时肯定是发生了天崩地陷、火山爆发、洪水泛滥的大灾难,这是人们无法抗拒的,“炼石补天”可能是一种祭天活动。女娲是传说中伏羲的妻子,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她用圭测日,很可能是伏羲画八卦的得力助手。

易之源流——伏羲始画八卦

二、 伏羲画八卦 

人们要认识自然,于是仰观天、俯察地;将其认识记录下来,便产生了八卦。应该说,伏羲的这些认识也是在继承先人智慧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所以说,八卦的产生应该是先人群体智慧的结晶。

 存在决定意识。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们只能通过感观去观察世界,认识事物。

“仰以观象于天”,是对天体运行规律的探索和认识,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是自我求生存的一种手段。《尚书·尧典》载,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将天象记录下来,制成历法,传授给百姓,按照自然规律去安排农时,这是公社首领乃至以后统治者的责任。“俯则观法于地”,是对大地的观察和认识。他们“观”和“察”到底看到了什么呢?

“鸟兽之文”,这不是鸟和兽身上的纹理,而是人们肉眼能够见到的、并被古人所认识了的天上的星座,并以地上的动物给它们命了名。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四个星座叫“四仲星”,它们是“星鸟(朱雀)”,“星火(青龙)”、“星虚(玄武)”、“星昂(白虎)”,每个星座有七棵星,共二十八棵星,称为二十八宿。“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系辞上》),白天黑夜的更替,春夏秋冬的形成,雷电云雨的产生,都与星体运动有关,“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日月星辰的运动和春夏秋冬的推移从没有发生过差错。

“俯则观法于地”,是对地的观察和认识。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地、川、山、泽都有它们各自的形态,不同的功效,人们要想生存就要正确地认识它,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是非常必要的。

“近取诸身”,说的是人。人有男女老幼、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将其都取象于八卦之中。

“远取诸物”,说的是物,包括动物、植物及世间万物。

通过上面的“仰以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将天、地、人所有的“象”都认识了,掌握了它们的运动规律,“天生万物,圣人效之”(《系辞上》),之后就是“法”,效法这些象和其运动规律、法则。再后就是“取”,进行抽象、舍取,将其用符号记录下来,这就形成了八卦。

八卦是远古祖先对天地自然现象及其运动规律长期观察、认识的产物,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不是凭空造出来的,也不是上帝赐给的,更不是天外来物,它是先人长期实践的结果。

孔子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系辞上》),简练地说明了八卦的生成过程。

先有“太极” “太极”是什么?“太”者大也,“极”者远也。“太极”就是在那遥远的时期,天地尚没有分开,还是一个浑然一体的气团的那个时期。《易纬》说:“有形成于无形”,宇宙大爆炸初期,天地混沌,被气团笼罩,“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这四个阶段。“太易”是未见气体,“太初”是气始生,“太始”是开始有了形体,“太素”是开始有了物质,“气形质而未离,故曰浑沦”。这种混沌时期就称为“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就是天地。混沌初开,天地分明,由“太极”的混沌时期发展到了“两仪”阶段。我们今天可以用文字做这样的描述,可是远古时代没有文字,智慧的古人就用符号将其记录下来,用 表示天,用 表示地,并赋予它们以属性, 为阳为天, 为阴为地,将天地间万物都纳入了这个范畴,非阴即阳,非阳即阴,再无选择的余地。

阴阳代表天与地,那么,阴阳这两个符号又取象于那里呢?郭沫若认为是取象于男女的生殖器,这是有道理的。在远古时代,人们穿树叶、裹兽皮,几乎是赤身祼体,甚至当女人怀孕时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以为是踩上了圣人的脚印,“近取诸身”自然就想到了人的生殖器。其实,在《易传》中对此已经作了表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即是天为阳象征男,坤就是地为阴象征女。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乾阳静的时候是专一静养,养精蓄锐;动而用事的时候则一往直前。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坤阴静的时候是合起来的,动而用事的时候是张开的。孔子还用门作个比喻,“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静的时候将两扇门关闭时是坤,动的时候将两打开是乾。这些都直白地说明,乾坤符号是取象于男女的生殖器。

这两个符号是原始的,但却是合理的、科学的。它就好像正电(+)和负电(-)符号一样,形象而又精确地代表了两类不同的物质。它们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正负电碰撞时,将会发生巨大的能量;阴阳结合时,将会演译出宇宙间千变万化的形态。

两仪生四象 “四象”就是四时。乾坤运转,天地变化,阴阳推移,因而产生了春夏秋冬,这是古人最先感知的客观事物和已被认识了的自然规律。从两仪到四象的认识,不知又经历了多么漫长的时间!

用什么来表示这四时呢?既然天地已一分为二,分成阴和阳,那么,四时就应该由这两对矛盾的变化、组合而生成。这一阴( )一阳( )两两组合只能有以下四种情况: 是两阳结合,谓太阳为夏。 是两阴结合,谓太阴为冬。 是一阳一阴,阳上阴下,谓少阳为春, 是一阴一阳,阴上而阳下,谓少阴为秋。这样春夏秋冬就标识出来了。

这个符号标识是科学的。既然将天地万物分成阴( )和阳( )这种认识是正确的,那么,阴阳的变化就必然首先生成这四种物象。少阳( )阳在上阴之上,虽说阴气未散,但天上阳光普照,犹如春天到来。太阳( )是两阳结合,有阳无阴,犹如烈日炎炎,夏天到来了。少阴( )阳在下未尽,而阴却在上初结,秋霜将至。太阴( )与太阳相反,两阴结合而无阳,阴气凝结而代表冬。古人只画了这四种符号,今天我们却得用这么多文字去解读它,可见其含义之精深!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帛本《周易》,将阴的符号画成了∧。湖北省江陵县荆州镇王家台15号墓出土的竹简,将阴的符号画作┘└。这都是因为画 时,易将其连接,分不出间隔而引起误解,故这样画的,应与同样看待。

四象生八卦 “四象”,在天它代表春夏秋冬四时,在地表示东南西北四方,可这还只是一个粗钱条的划分。春至夏,夏至秋,秋至冬,再由冬返回春,这中间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东南西北之间都有一个偏角,有四直还有四隅。四象尚不能包含天地间万物,于是就又产生了八卦。

八卦是由四象变化而生成的。怎么衍生的呢?请看下表:

                               

 

太阳

太阴

少阳

少阴

  

上加

 乾

  艮

 巽

 离

上加

 兑

  坤

  坎

  震

 

 

在太阳 、太阴 、少阳 、少阴 各加上一个  符号,就形成了八卦。

八卦代表了天地间八种物质,“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恒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说卦传》还将其进行了归类,其基本取象如下表:

至此:

八卦

物象

方位

西北

西

东南

东北

西南

人物

少女

中女

长男

长女

中男

少男

人体

季节

秋冬

春夏

冬春

夏秋

    这张图看起来很简单,可它却说明了八卦衍生的全过程。存在决定意识,生产力越落后,人的认识就越缓漫。从阴阳符号至八卦的形成,不知经历了多么漫长的时间!伏羲是集大成者。

    八卦是古人长期“仰观俯察”的思想和实践的结晶,伏羲为我们植下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树立了第一块易之丰碑!

一段湮沦的易史

    自伏羲始画八卦,至《周易》的形成,这中间约三千多年。《易》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肯定是代代相传的,并在传承过程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段易史已经变得模糊了。

一段湮沦的易史

一、被历史湮没了的《三坟》

    《左传·昭公十二年》载:“左史倚相,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春秋左氏传》也有类似的记载。《尚书序》亦说:“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三坟》,传说是我国古代最古老的易书,但在唐之前的典籍中并无此书内容的记载。北宋元丰年间,张商英自称得之于民间,明时刻入了《汉魏丛书》。此书的真伪一直说法不一。

    传说,《三坟》分《山坟》、《气坟》、《形坟》三篇。

    《山坟》传说是先皇伏羲之易,取象于八种山,即:崇山、伏山、列山、兼山、潜山、连山、藏山、叠山;卦名分别为:君、臣、民、物、阴、阳、兵、象,反映了古人崇山的思想和人的等级制度。

    《气坟》传说是人皇神农氏(炎帝)之易,八卦的名称是:地、木、风、火、水、山、金、天,此谓之“八气”。八气的生成转化过程是按“归、藏、生、动、长、育、止、杀”顺序排列的,反映了顺应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思想理念。

    《形坟》传说是地皇轩辕氏(黄帝)之易,其八卦取象和卦名是:乾形天、坤形地、阳形日、阴形月、上形山、水形川、雨形云、风形气。将《乾》列为了首卦,反映了母系社会的解体和父系社会的确立,及崇尚阳刚之气的思想。

     《三坟》的真伪尚不能定论。古籍记载有《三坟》,是否就是张商英所说的这个,尚有待考证、研究。但可以肯定地说,自伏羲之后,《易》并没有停止发展,这才有了夏、商之《易》。 

一段湮沦的易史

    二、已经失佚了的《连山》和《归藏》

    《周礼·筮人》说:“筮人掌三《易》之法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是夏代之易书,《归藏》是商代之易书,《周易》当然就是周朝之易书了。这段易史本来是可以连接的,但不幸的是《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佚了!

《尚书·洪范》载,箕子说:“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在殷周时,三易还并存,太卜掌握着三易之法,对一个事物由三个人用三种方法卜筮,两个人占卜的结果是一样的就可信。春秋时,孔子还见过商易,《礼记·礼运》载孔子说:“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就是以《坤》为首卦的商易。后汉桓谭在《新论》中说:“厉山(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据此推测,此书没有毁于秦始皇之焚书,后汉时此二书尚存,以后却亡佚了!现在我们只能根据古籍中的只言片语来窥其一斑了。

《连山》是夏代(约公元前2300——前1800)的易书,传说是因袭伏羲《山坟》易演化而来。《连山》以《艮》为首卦,这大概是与夏人崇拜山林有关。《国语·周语》说:“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当时人们以渔猎为生,活动在山林江河之中,天天以山林为伴,认为山有灵气,其气上升可与天相接,故名易为《连山》。

《归藏》是商代(约公元前1800——前1200)的易书,以《坤》为首卦,传说是由炎帝的《气坟》演变而来。坤为地,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她承载万物,将万物归而收藏,表明了商人对地的崇拜;坤又为母,又表现了商人尚母的思想。

《连山》与《归藏》有两个共同点:

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八个经卦、六十四个别卦,只是排列顺序不同,这在出土文物已经得到证明。1950年,郭宝钧先生在安阳四盘磨SP11探方中,发掘到三块卜骨,其中一块横刻三行文字。1957年,唐兰先生对卜骨文字进行考证,认为其数目字分别为“五、六、七、八”,两行的最后一个字是“隗”和“鬼”。1978年,张政烺先生在一次古文字研讨会上提出,“五、六、七、八”是四个特定数字构成的复合符号,就是由老阴、少阴、老阳、少阳所构成的卦。1980年,先生又指出,“七八七六七六”是《未济》( )卦,“七五七六六六”是《否》( )卦,“八六六五八七”是《明夷》( )卦,这就揭开了“数字卦”的秘密。之后,先生又从甲骨上、铜器上收集到33个“奇字”,将其释为32个卦,其中有25个是六划数字卦。这种数字卦已被易界广泛认可,并认为它形成于商朝早期,这也就验证了高亨在1943年所说的“重卦之理,至晚当在殷代”(《周易古经通论》)。

有人说六十四卦也是伏羲所演,从事物的发展和人的认识规律来看,是不可能的。刘运兴在《三易名义考》中说:“羲农时当洪荒远古,由文化发展规律而言自无重卦可能,其筮卦当不出八卦范畴。夏禹脚跨文明门槛,治理洪水,揉和万邦,其思维认识水平完全可以达到在传统筮卦基础上建立系统的可能。”

另个共同点是:《连山》和《归藏》都有卦辞和爻辞。后汉·桓谭在《新论》中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虽说现在已不得而见,但在古籍中尚可以寻到蛛丝马跡。《左传》和《国语》中就引用了二十多处《易》的卦辞和爻辞,而现存《周易》中没有。如《左传·成公十六年》载,厉公让太卜占筮,得《复》卦,卦辞是“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又如《左传·僖公四年》载,晋献公欲立骊姬为夫人,命卜史占之,得繇(占辞)曰:“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僖公·十五年》又得《蛊》卦,卦辞是“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另外,《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易》曰:‘失之豪厘,差之千里’。” 这些卦辞在《周易》中都是没有的,可以推断,在《周易》之外还有易书是有卦辞和爻辞的,这只能是《连山》或《归藏》。

《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这在古代可以说是宏篇巨作了!在没有文字的古代只能靠口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甲骨文也是无法记录的。虽说春秋以后有了竹帛书,可要想把这么多文字刻录下来,并非易事;就是刻录下来,恐怕也得装上几车,所以只有在朝庭卜吏手中掌管,可以说是“孤本”了,不能向民间转移,这样失传的概率就很高了。《周易》也是五千余言,可此时刻书技术已经比较发达,可以刻录若干本,并向诸侯国和民间转移,使之得以保存。

《山坟》、《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佚,使得这段易史变得模糊了,易界的专家、学者苦苦追索,想填补这段易史,无柰史料缺乏,尚不能如愿,这只有期待更多的文物出土了。

易之第二座丰碑——文王《易经》

 

《易经》原本叫《周易》,顾名思义,这是周代的易书。《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这是在现有典籍中最早出现《周易》书名的。之后,《左传》中多次提及“《周易》有之”,这说明,在春秋时期,《周易》就已经成书,并开始由周王室向诸侯国和民间传播。

 春秋时,孔子作《十翼》解释《周易》。汉朝“独尊儒学”,将儒家之书称为“经”,把《周易》更名为《易经》,把《十翼》称为《易传》,后又将二书合一总称《周易》,这样《周易》的署名权就被剥夺了。事隔二千多年了,这场“官司”也不知該找谁去打,我们姑且把《周易》就叫作《易经》吧!

易之第二座丰碑——文王《易经》

一、《易经》的作者

《易经》是何人所作,在易界尚有不同看法。最先提出《易经》作者的是北宋·朱熹,他在《周易本义》解释《系辞上》“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时说:

彖,谓卦辞,文王所作者;爻,为爻辞,周公所作者。象,指全面而言;变,指一节而言。

朱熹将卦辞和爻辞的作者分属于文王和周公,父亲出题,儿子作文,是父与子的合作产物。这个说法是可信的。

周族是夏商时后起的一个姬姓部族,相传始祖为后稷,传十五代到文王。文王名昌,商殷时被封为西伯,故又称伯昌,是武王、周公之父,武王得天下后,追尊为文王。周第十三代先祖公亶父是周文王的爷爷,他的最大业绩是迁都至岐阳周原。为什么又要迁都?史书上有许多说法,但说得最明白的莫过于《诗经·鲁颂·閟宫》了: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

居岐之阳,实始翦商。

“翦”同“剪”,除掉之义。看来自公亶父迁都至岐阳周原开始,就立下了灭商的决策。公亶父——季历——文王——武王,历经四代才完成了灭商的大计。

文王之父季历继承先祖遗愿,为灭商不断积蓄自己的实力。据《竹书纪年》载,他有显赫的战功,商王大丁看见周人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于是就把季历给杀了。

杀父之仇不可不报,商、周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了。周文王继位之后,更加致力于扩张自己的势力,据《史记·周本纪》载,他先后征伐犬戎、密须、耆国等,均取得了胜利,使“三分天下有其二”。周的强大使殷大为震惊,故将文王关进了羑里国家监狱。

作为一个政治家、思想家的周文王,在羑里监狱长达七年的时间,他在想什么呢?我们猜度,他不会违背先祖的遗训,不会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定是追昔抚今,总结历史的教训,谋划灭商建国的大计。他所能做的就是“演《易》”。《史记·周本纪》载:“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有人据此推测,是文王重演的六十四卦,这是不对的。前面已经提及,夏商之易就是六十四卦,文王不过是重新排列了六十四卦次序,并为其撰写了卦辞。孔子说:“《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系辞下》)。这话是对的。卦辞有些隐晦难懂,又多危厉之辞,这与文王的处境有关,身居囹圄之中,失去了人身自由,怎能把话说得明白呢!

演易是要有时间,文王囚羑里七年,重新演易,并为之作了卦辞,寄托了他的政治主张。其子周公深得父亲的旨意,在平定殷叛后,因君臣发生了误会,回家呆了三年,专心研易,为其作爻辞,使其成为完整的思想体系。从反映的内容上来看,《易经》记录了商周时期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如王亥丧羊、武王伐纣、周公相国、平定殷叛、建造洛邑……,而至周公还政后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在《易经》中就没有反映了,犹如历史至此嘎然而止!这说明,《易经》中的爻辞确是周公所作。周公卒于约公元前1053年(根据新的历史断代有些误差),《易经》当成书在这之前,距今约三千多年的历史。

《易经》是一部“奇书”,奇就奇在它是“符号+文字”,必须是文字与符号一起解,才能读懂。作者将商周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等归纳成哲理,形诸于文字,巧妙地将其嫁接在卦的阴阳符号上,赋予“无言符号”以生命,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文化遗产。

易之第二座丰碑——文王《易经》

二、《易经》是周人的政治纲领 

文王演《易》是寄托了他的政治主张,周公又将其具体化了。让我们以《乾》、《坤》两卦为例说明之。

大家都知道,商易《归藏》是以《坤》为首卦的,而文王却以《乾》为首卦,以乾统坤,以坤顺乾,鲜明表明了要以“乾坤颠倒”的气魂去灭商。《乾》卦辞是“元亨利贞”,说明此道是大为亨通吉祥的。《坤》卦辞是也是“元亨”,但却加了许多附加条件。“利牝马之贞”,利于阴性,阴顺阳则可获吉。“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西南”、“东北”指的是商、周当时的地理位置,周在商西南,商在周东北。《蹇》卦辞“利西南,不利东北”,《解》卦辞“利西南”,与“西南得朋,东北丧朋”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对周有利,对商不利,投向西南是周的朋友,奔向东北则是周的敌人。这可以说是文王的政治纲领。

周公总结了周朝建国前后的历史,对这一纲领作了充分的说明。

唐·李鼎祚在《周易集解》中引干宝语,对《乾》爻辞注释说:“澘龙勿用 ,言文王当困于羑里”,“‘见龙在田,利现大人’,而以文王免于羑里之日当之”,“‘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此盖文王反国”,“‘或跃在渊’,此武王举兵孟津,观衅而退之爻也”,“‘飞龙在天,利现大人’ 此武王克纣正位之爻也”,“‘亢龙有悔’,武功既成,义在止戈”。

干宝对《坤》卦爻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解释说:“纣遂长恶不悛,天命殛之,是以至于武王,遂有牧野之事,是其义也。”指的是武王伐纣之事,两军战于孟津之野,血色相杂,流血漂杵。

    从干宝的这些解释可以看出,《乾》、《坤》两卦的卦辞表明了文王灭商的决心,而周公所作的爻辞是对这一历史的总结。所以我们说,《乾》、《坤》二卦是周王朝的政治纲领,其余六十二卦的卦辞和爻辞都是以此展开的,全面反映了西周初期的历史面貌。

易之第二座丰碑——文王《易经》

三、贯穿《易经》的一条主线是“灭商” 

“翦商”的政治方针,经公亶父——季历——文王三代的努力,最后重任落在武王的肩上。

文王在伐崇后的第二年就死了,武王担当起伐殷的重任。《史记·周本纪》载:“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孟津。”这实则是一次试探性的军事行动,武王看到时机尚不成熟,敌强我弱,遂又退兵。又过了两年才大举伐纣。这段历史在《易经》中多有记载。

据《史记·周本纪》载,武王“东观兵”时:

    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于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即渡,有火至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鸟,其色赤,其声魄云。

古《尚书》有类似的记载,只是将“俯取以祭”写作“出涘以燎”,这是一个卦象。鱼出泽中,火燎于下,正合“泽火革”之卦象。殷喜白,周喜红,红火烤白鱼,又有瑞鸟来贺,有伐殷必胜之象。但“能事鬼神”的周公却说:“恐恃之。”大概他看到鱼能跃上船,说明它还有生气,火本应上炎却复于下,说明时机还不成熟,武王同意周公的意见。

八百诸侯会于孟津,同仇敌忾,《革》爻辞“巩用黄牛之革”,是说这种会盟巩固得像用黄牛皮制成的革捆起来那样,牢不可破。武王在会盟大会上发表了三篇讲话(见《尚书·泰誓》),这就是爻辞所说的“革言三就”。这次会盟定下了伐纣的日期,即“巳日乃革之”,这与卦辞“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是一致的。如果说卦辞是文王所作,那么,“巳日乃孚”当是文王的遗嘱了!“巳日”是阳气上升、阴气渐消之时,而武王伐纣恰是“癸巳始发日”,这大概是巧合!

 “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疪、少师强抱其乐器而奔周。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不毕伐’”,这就是《革》卦所说的“改命”,“大人虎变”,“君子豹变”。纣王看大势已去,“自燔于火而死”,大概应了“火烤白鱼”之卦象,这真是“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殷都“城复于隍”(《泰》),“阒于其人,三岁不觌”(《丰》)。

据《史记·周本纪》载,武王伐纣是在“二月甲子昧爽”,史书多记载了这一天的天文情况:“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 (《国语·伶州鸠》),“五星聚于房”(《竹书纪年》),“日月若连璧五星若连珠”(桓谭《新论》))。中国科学院夏商周历史断代专家们确定,武王伐纣这一天是公元前一○四六年一月二十日(甲子日),这一天,天上出现了彗星。彗星俗称“扫帚星”,认为这是不吉利之星。《丰》卦爻辞记录了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

“日中见斗”、“日中见沬”这是一种奇特的天文现象。北斗星只有在夜晚才能见到,白间见到北斗星和沬星,说明天空非常昏暗。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丰其蔀”、“丰其沛”。阳光被遮蔽,不明亮,彗星横亘天空,遮天蔽日。可这时武王要举行庆祝大典,“往得疑疾”,人们产生了疑虑,占卜的结果告知“勿忧,宜日中”。“斗为帝车”,“天子之星”(《史记·天官书》)。日中见斗,说明一个新的君就要出现了,故“遇其夷主”、“遇其配主”。至于那个倒霉的扫帚星,是应在殷纣身上的,故庆典照常举行,武王发表讲话说:“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从而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武王克殷后,建立了西周。《师》爻辞“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说的就是建国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的领地。“列爵惟王,分土为三,建官惟贤”(《尚书·武成》)。

武王在灭商以后的第二年就病了,又二年逝去。当时武王之子成王尚幼,由周公摄政。在这七年时间里,周公用了三年东征平定殷乱和东夷族,营建了东都成周(洛邑),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令,还政后仍主持殷地事务,对新生的西周政权的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

 

易之第二座丰碑——文王《易经》

四.《易经》的精髓部分是它的哲理

 无可讳言,《易经》是一本卜筮之书。卜筮本身就是哲学。在生产力低下古代,人们是用卜筮这种手段去了解和认识自然和社会,这是一种哲理的推断。《易经》是根据商周时期的一些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并吸收了前人的思想和智慧,将其抽象成哲理,从哲理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出解决的办法,因而它具有深刻的哲学思想。

《易经》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这里我们只能略举一斑。

 有孚顒若 “孚”是《易经》哲理核心,在六十四卦中,“孚”字就出现二十六处之多。“孚”即是诚信。“孚”的对象有两个,一是对待祖先要用诚信,二是在人的交往中要讲诚信。周王朝是把祭天与祭祖结合进行,祭祖的目的是团结族人,凝聚人心。《易经》作者主张,“盥而不荐,有孚顒若”,祭祖要有“孚”,至于贡品吗可以少一些, “二簋可以享”(《损》)。“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既济》),用微薄的夏祭,也能得到上天的赐福,其关健就是“孚”。在国与国、上与下、人与人的关系上必须讲“孚”,“有孚比之”(《比》),“有孚在道”(《随》),“有孚挛如”(《小畜》),“有孚威如”(《家人》),“有孚顒若”(《观》)……。“有孚窒”(《讼》),大家不能以诚相待,就要发生讼事。如果人人都不讲诚信,那么,社会就要大乱了。

“孚”是什么呢?《易经》作者说:“有孚盈缶,终来有它”(《比》),诚信就像一个装满水的罐子,那样盈满,又朴实无华,外表毫无任何雕饰,供人随时饮用,长久汲取而不衰。

 对立统一 《易经》是把卦辞和爻辞嫁接在八卦、六十四卦上的。八卦是由阴(- -)和阳(—)两个符号组成的。这两个符号是贯通一切事物的对立而统一的两个方面。《乾》和《坤》是对立的,但它们又是统一的,阴阳调合才能有万物。《易经》在卦辞和爻辞中虽说没有提到“阴阳”,但无不贯穿着这一的思想。在六十四卦基本上都是两两相对的,这两个相连的卦反映了一个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比如:《泰》下乾上坤,天地交而万物通;而《否》卦则是下坤上乾,天地不交而万物塞。《易经》就是这样来阐明和揭示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的。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事物是曲线发展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则“物极必反”,这一思想几乎贯穿了《易经》的始终。文王所排列的六十四卦次序,基本上就是按事物的发展规律排列的。《乾》和《坤》是六十四卦的总纲,从《屯》至《既济》完成了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但《既济》卦辞却告知“初吉终乱”,接着就是《未济》,事物又回到了初始阶段。再从每个具体卦来看,每一个卦都是由“初”到“上”六个爻组成,初爻是事之始,上爻是事之终;至终之后就“物极必反”,就又形成了另外一个卦,开始了一个新的“小循环”。由此可见,《易经》就是这样来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指出:事物的发展从宏观上来说是“履道坦坦”(《履》);但发展的过程却是“无平不陂”,是曲线发展的;发展到最后则“无往不复”,物极必反。《易经》作者告诫:不要“过涉灭顶”(《大过》),“不远复”,“其旋元吉”(《复》)。古人有这样的朴素认识,实是难能可贵!

 矛盾的转化  《易经》通篇都充满着矛盾,每一个卦都是一个矛盾的个体。《易经》作者已经意识到两种不同的矛盾,并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需》卦是说人们在田野里劳动发生了械斗,“致寇至”、“需于血,出自穴”,流了血。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很简单,“需于酒食”、“敬之终吉”,。《易经》作者对解决这类矛盾的总的原则是“唯有解”(《解》)。另外一种矛盾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就不行了,得用“革”的办法。《革》卦就连孔子都承认写的是“汤武革命”。卦中提出解决类似殷纣这样的事情,要有“虎变”、“豹变”的决心和威力。这一思想在其它卦中也有反映,如:《师》卦说的是要动用军队,用武力的办法解决;《鼎》是以鼎喻国家政权,要让它“颠趾”、“耳革”、“折足”。《易经》作者把解决这种矛盾的办法称之为“改命”!正如武王在灭商以后所说:“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史记·周本纪》)。

匪正有眚 古人经过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观察,初步认识到了应该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将受到惩罚。《无妄》卦( )下震上乾,雷在天下行,符合自然规律,谓之“天道”;卦中“六二”与“九五”正应,阴阳各得其位,刚柔交合而不乱,这是“人道”。天道和人道都按一定的规律运行,故“元亨”。卦辞诫之“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是说如果不按“天道——自然规律”和“人道——社会规律”办事,将要有灾祸,受到惩罚。这一思想在许多卦中都有阐述。《大壮》卦与《无妄》相反,雷在天上行,有悖自然规律。当事物发展到强盛阶段,如若不审时度势,仍贸然前进,就如“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必然会受到挫折。

官有渝  古人已经认识到,人的认识是从在实践中来的,也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咸》卦( )说的是“取(娶)女”,即用男女相亲相爱的经过来说明人的认识过程。男女之间的相互感应,先是“咸(感)其拇”,接着是腓(腿肚子)——股(臀部)——脢(背部)——辅(颚)——颊(腮)——舌,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感应过程。《随》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官有渝”。“官”指五官,代指思想;“渝”,变化。“官有渝”是说人的思想在实践过程中将会发生变化。“出门交”即走出家门与大家在一起,这样就会“随有求得”、“随有获”。古人的这种认识虽说还很粗浅,但却难能可贵!

《易经》还提出了许多古老的哲学思想,如“拔茅茹以其汇”(《否》)——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视履考祥”(《履》)——要进行考察研究,等等。《易经》的哲学思想非常丰富,还有待于我们去研究和开发。

易之第二座丰碑——文王《易经》

五、《易经》的卜筮功能

《易经》是卜筮之书。但它与其它卜筮方法不同,不是说占到了“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屯》),就说:这个女的十年后才能结婚生孩子;测到“夫妻反目”(《小畜》),就说:夫妻不和,必定要离婚。而是将事理和哲理结合起来进行推断。

在《左传》中记载了二十几个卦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现举《昭公十二年》一例。鲁国南蒯准备叛乱,他占了一卦:

    南蒯枚筮之,遇《坤》之《比》,曰“黄裳元吉”,以为大吉也,示子服惠伯,曰:“即欲有事,何如?”惠伯曰:“事尝学此矣,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外强内温,忠也。和以率贞,信也。故曰:“黄裳元吉”。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元,善之长也。中不忠,不得其色,下不共,不得其饰。事不善,不得其极。外内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非此三者弗当。且夫《易》不可以占险,将何事也?且可饰乎?中美能黄,上美为元,下美则裳,参成可筮。犹有阙也,筮虽吉,未也。”

我们引用这样一大段文字,是想看一下它占断的思维过程。此是《坤》卦五爻动,六五爻辞是“黄裳元吉”,如果望文生义,那就可以黄袍加身了,然而不能这样简单推断。惠伯认为“黄裳”是下饰,它具有忠、信、善的品德,要违背了这“三德”是不吉利的。惠伯这些话,一是源于孔子,《易传·坤文言》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二是顺应民意,乡人听说南蒯要叛乱,都斥之以鼻,作歌云:“已乎已乎,非吾党之士乎!”惠伯就是根据这些进行推理的,认为作臣子的犯上作乱是不吉利的。

周公曾对其子伯禽说:“《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韩诗外传》)。《谦》卦 上坤下艮,山本高却甘居于下,卦辞和爻辞是阐明以谦道养身、平家、治国的道理。如果说,占到了《谦》卦,问:能否升官发财、婚姻是否美满、丢的东西能否找到……这个卦辞和爻辞解决不了!

由此可见,《易经》它是一部推理之书,是最古老的哲学著作,它讲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些哲学思想,对儒家、道家、法家学说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孔子说:“不占而已矣”(《论语·子路》),荀子亦说:“善为易者不占”《荀子·大略》,其义很明确,只要撑握了《易》的基本理论,就可以用这些思想、理论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不需要什么占卜。

周文王和周公将“无言《易》”发展为有生命的“文字《易》”,并赋以哲理,这不只是对易学的继承的发展,同时,也是对中国哲学思想史的一大贡献,为我们树立了又一块丰碑!

易之第三座丰碑——孔子《易传》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未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象》、《系》、《彖》、《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与《易》,则彬彬矣。’”《十翼》之说始见于《易纬·乾凿度》:“孔子占《易》得《旅》,息志停读,五十究作十翼。”《十翼》又称作《易传》,共七种十篇,它们是:《系辞》上下、《文言》、《彖辞》上下、《象辞》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此十篇是否孔子所作,在易界原有争议。孔子做学问的态度是“述而不作”,由其弟子将他的讲话整理出来而成书。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汉《帛本周易》,就有孔子与他的弟子讨论卦、爻辞的记录,约一万一千多字,还出土了《系辞》和《说卦传》的部分章节,这说明,《十翼》确是孔子所作,它与《论语》的文字语言风格是一致的。《易传》与《论语》、《中庸》、《大学》都是儒家的重要著作,是研究儒家思想不可多得的史料。

汉朝将《十翼》更名为《易传》,与《易经》合为一书,统称《周易》,后人就认为,《易传》就是为解《易经》而作的,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易传》是“易之传略”,

它在解《易经》的同时,对易史及易学理论都作了经典性的论述,这是前无古人的!如果没有孔子的这些论述,或许我们今天还不知《易》是在说什么!

易之第三座丰碑——孔子《易传》

一、《易传》——一部古代易学简史

 在《易传》的《系辞》上、下和《说卦传》中,孔子简略而又全面地阐述了《易》的理论和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易》的一部简史。其主要内容有:

《易》的形成与发展 《易》是怎么形成的?在孔子之前没有人谈这件事。孔子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以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明确说明八卦是伏羲所作,而且强调它是从生产生活实践中来的,故它能“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是怎么发展的呢?孔子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作”,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而《易》之兴是在殷周时期,“《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未世,周之盛德邪。”这就将《易》的发展史粗线条地勾划出来了。

阴阳八卦 孔子说:“一阴一阳为之道。”阴和阳是卦的最基本、也是最小的符号,但它也是最大的符号。将宇宙万物一分为二,曰阴曰阳,阴阳变化就形成了宇宙运动的规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明确地说明了八卦的形成过程。在《说卦传》中,孔子还详细地说明了八卦的方位和属性,“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则顺,知来则逆,是故《易》逆数也。”这说的是《伏羲(先天)八卦方位》。“帝出乎震”一节说的是《后天(文王)八卦方位》。《震》为动在东,《巽》为风在东南,《离》为明在南,《坤》为地在西南,《兑》为悦在西,《乾》为天在西北,《坎》为水在正北,《艮》为山在东北。

六十四卦的形成 对于六十四卦的形成,后人提出“加一倍法”,即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这只是数量上的“分”。孔子说是:“八卦成列,因而重之”,“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这里说的是“合”,是三刬卦两两相重而成六十四卦。

《乾》《坤》在六十四卦的作用 孔子推崇《乾》、《坤》二卦,认为“《乾》、《坤》毁,则无以见《易》。”“大哉乾元”,“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这些论述说明,《乾》和《坤》是六十四卦的统帅、灵魂,没有《乾》和《坤》就没有六十四卦。

《河图》《洛书》之说 孔子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之说始见于《尚书·顾命》,说在成王逝世的葬礼上陈列了许多宝器、用具,其中“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列”,至于“天球”是否就是《洛书》还不得而知。这说明,《河图》由来已久,孔子说这样的话,可能他见过这两张图,孔子用文字描述了《河图》:“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这为后来研究《河》、《洛》提供了依据。

“大衍之数”说 卦是怎样演译出来的?孔子说:“大衍之数五十,其作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乾》之筮二百有六。《坤》之筮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其之数。”这对卜筮过程作了介绍。

以上简单的介绍可以看出,《易传》是《易》的发展历史,是《易》之理论概述。除《河图》之外,其余一些论述在这之前的古籍中是没有的。凡是说《易》、写《易》的都要反复引用孔子的这些话,岂不知这些理论与《易经》并没有直接关系,他不是为解《易经》而作的,而是在向我们讲述那古老的易学!

易之第三座丰碑——孔子《易传》

   二、《易传》中的思想内容

在《易传》中,孔子是用儒家思想来解《易经》的,他所解不完全是《易经》的本义,许多地方是他学习的心得体会,但却精辟地阐述了孔子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教育以及伦理道德等思想。下面我们择其要介绍如下。

天地人合一 孔子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就把天、地、人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提出了“天地人合一”思想。天上星转斗移,地上春夏秋冬,都按一定规律运行着。人在天地间,也随天地之道的变化而变化、运动而运动,天、地、人是浑然一体的。“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阴阳二气缠绵交感,万物醇厚化生;男女构精,阴阳交合,而繁衍后代生生不息,这是同一个道理。孔子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这是孔子对《易》的解释。“三才”就是天、地、人,“两之”说的是天地人在卦爻中的位置。卦有六爻,上两爻代表天,下两爻代表地,中间两爻代表人,将三者统一在一个卦中,以说明它们的统一性。天道、地道、人道,天道就是天体运行规律,人的行为要适应这个规律。

与时偕行 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在《乾·文言》、《彖·损》、《彖·益》中三次提及。“时”指四时,“偕”同俱。天体按一定的规律运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从不违时;人的行为也应该随之变化,不能违背。孔子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天奉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有圣德之人,他的行为遵循四时的变化而有序的变化,有时可能超越天象而行动,有时也可能后于天象而处事,这都不违背天道,天不会惩罚它,更何况人和鬼神呢!人的行为要适应有形的规律,也要符合这种无形的规律,天体在运动,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人的思想也要隨之变化、发展、前进。我党提出“与时俱进”,语概出于此。

忧患意识 孔子认为:“《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有物不废,俱以始终,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孔子由此作了许多发挥。他在看到《否》卦爻辞“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时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其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在释《乾》爻辞“亢龙有悔”时说:“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这些论述都是很精辟的。作为一个统治者要有忧患意识,有安就有危,有治就有乱,有存就有亡,有进就有退,这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未雨绸缪。

明罚敕法 孔子对刑罚做了许多论述,他的观点主要有:一是要“明罚敕法”,就是说,在立法时要明确处罚规定,规定要清楚,处罚要准确,并将其公布于众,“刑罚清而民服”。二是要“以明庶政,无敢折狱”,在执法时,要明察各项政事,防止片面性;在断狱时,不能只听一面之辞,更不能用粉饰的办法,不要轻易断案。三是“明慎用刑,而不留狱”,明察案情,分辨是非,慎重用刑,判决要果断,不能久拖不决。四是“赦过宥罪”,对犯有一般过错的人,应该赦免的就要赦免;对犯有严重罪行的人,也要减轻其刑罚,“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五是“议狱缓死”,对于犯有死罪的犯人,还是应该再核实证据,进行充分地论证、评议;如果证据确凿,也不要马上处决,可以缓期执行。在缓期期间如发现审判有误,尚可纠正;如若人头落地了,就再没有改正的机会和可能了。这些论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孔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思想,主张德教,不要滥杀人,他对季康子说:“子为政,焉用杀”(《论语·博颜》)。就是非杀不可,也要先教后杀,“不教而杀谓之虐”。这反映了孔子及其儒家对刑罚的基本思想。

建万国,亲诸侯 孔子在观《比》卦()象时,看到“地上有水”,水地亲比,卦中唯一一个阳爻处尊位,由此想到“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建万国”,就是分封诸侯国,武王伐纣胜利后,就开始分封诸侯,共立七十一国,这是周王朝的的一个基本国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如何管理这些诸侯国,协调各诸侯国与中央集权的关系,这确是一个难题,孔子提出“亲诸侯”,即用亲比的方法安抚诸侯,“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君臣和睦,则国泰民安。

除戎器,戒不虞 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孔子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观《萃》卦是“泽上于地”,想到泽水大了也有决堤之时,人们聚集在一起也有生变的可能,因而提出“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要修治好兵器,以防不测之乱的发生,这是说国内之事。在国与国之间,孔子提出“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在商周时期,尚没有设险防御的设施,武王伐纣时,很顺利地就渡过了古黄河,武王的军队没有受到阻拦就到了牧野。“设险守国”至战国时才普遍得到运用,所以说孔子的这一思想是超前的,用他的话说是“思患而豫防也”。

不伤财,不害民 这是孔子的重要的财政思想。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富足,主要是看国库的积蓄。《礼记·王制》载:“国无九年之畜,曰急;无三年之畜,曰国非其国也。”孔子认为,这些财政来源是“损下益上”,来自老百姓的税赋,“积中不败”,财物源源不断地充实国库,任其食用,永不衰竭,这是好事。然而,在财物的使用上应该是“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要管好用好这些资财,并以制度、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其基本原则就是:不奢侈浪费,又要不伤害百姓,要“损上益下”,用聚敛上来的财物为老百姓服务,做到“虽有凶旱水涝,民无菜色”,遇到了自然灾害,老百姓也不吃糠嚥菜。

观民设教 孔子看《观》卦是“风行地上”,从而联想到“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统治者应该经常视察四方,了解民情,体察民俗,看老百姓在想什么、做什么,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化手段。设教也要上顺天意、下顺民心,“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子将教化与天地人联系在一起。孔子认为,君王是教育者应该首先受到教育,是一个有德之君才有资格去教化人。他说:“说以先民,民忘其死;说以犯难,民忘其劳”。君王应该以身作则,先于民众而不知劳苦,百姓也就会任劳任怨;君王不惧艰险,百姓也自然会舍生忘死。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君子就像风,百姓就像草,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只要刮的是“德风”,社会就会被净化。

孚乃化邦 孔子在释《中孚》卦义时说:“说而巽,孚乃化邦。‘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孚”就是诚信,是《易经》的主思想之一,孔子将其提到“孚乃化邦”的高度,认为只有诚信才能安邦治国。《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万物都讲诚信,四季变化有节,花开花落有时,雁行南北有序,就连豚鱼也不例外。江豚从水面露出来,则泽上必有风,向东则东有风,向西则西有风,未尝失信。许浑诗谓“江豚吹浪夜还风”是也。孔子说“信及豚鱼”,就连豚鱼都讲诚信,况人乎!不但自己要讲诚信,还要用诚信去教育人、感化人、启发人,君臣、上下都讲诚信,国家就安定了,社会就会发展。

非礼弗履 “礼”是儒家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的核心,它的基本命题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要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教化人民,而不主张用武力和刑罚,孔子在释《大壮》()卦义时说:“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非礼弗履”与《中庸》所说的“非礼勿动”是一个意思,即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礼表现在行动上,则是“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为政》)。

在《易传》中,孔子阐述了许多思想,内容十分丰富,道理深入浅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应该很好地去研究和发掘。

孔子对《易》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他所著的《易传》,实则就是一部《易学简史》。虽说他五十岁才开始研《易》,却深得《易》之真谛,为今后《易》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对《易经》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发挥,使其哲理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地完善和升华,形成了完整的“人文易”,或说是“哲学易”,这对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孔子为我们树立起了《易》之第三座丰碑!

《易》之第四座丰碑——巍巍壮观的宋代易学

《易》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无不从中吸收营养,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学说和理论。但由于对《易》的理解不一样,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易》基本上是按着两条主线发展的,形成了两个派别:一是“义理派”,其特征是“舍象取义,得意忘象”。自孔子撰《易传》对《易经》进行解释后,后家均据此进行注释、诠解,形成了“义理学”,可称为是“儒家易”;另外一个就是“象数派”,其特征是以“象”和“数”解《易》,将《易》纳入了阴阳五行、日月星辰、四时变化之中,可以说是“道家易”。这派易学的一些理论,后来发展为“占卜术”。

在两派争斗中,“义理派”一直是占上风的。由于汉朝独尊儒术,就确定了“义理派”的地位。道家掌握有易之图象,或因自家的保守,或因政治原因,一直秘而不传,使象数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几乎与孔子同一时代的还有一位思想家,就是老子。他是道家的创始人。据传,老子得到了易图,有老子西行出关之说,他是“用图解易”。据说,老子的《道德经》思想就来源于《归藏》易。商易是以《坤》为首卦,推崇阴柔,老子也尊重母性,反复讲“万物之母”、“为天下母”、“知其雄,守其雌”等,把母性放在了首位,并发展为重“无”,即自然界“无为”的思想,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对《易》的阴阳学说进行了发挥,并鲜明地提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说:“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高下之相应也,音商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说明事物是相辅相成可以互相转化的,这就构成了道家宇宙本体论的基本模式,这个“老子易”对后世影响很大。《易》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无不从中吸收营养,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学说和理论。但由于对《易》的理解不一样,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自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五代这一千多年期间,是易学研究的平稳发展时期。这时。易界出现了一桩事,这就是“王弼扫象”。

王弼(226279),三国魏玄学家,是魏、晋易学易理派的代表,他主张用《周易》经传和老庄思想解《易》,极力反对象数理论,提出“忘象以求其意”的口号。因为他少负盛名,又高居尚书郎,他的易学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使易理派得到了发展,而象数派却遭到了负面影响。

易学发展到了宋代,人才辈出,出现了陈抟、邵雍、朱熹等易学大师,将易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易》之第四座丰碑——巍巍壮观的宋代易学

陈抟——宋代易学的奠基人

陈抟(约公元871——989年),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是五代、宋朝的道士和道教学者。当年举进士不第,便退隐山林,隐居修道,先隐居武当,后居华山四十年,被称为“华山道士”,寿高118岁。他与麻衣道者、吕洞宾交往甚密,麻道者将道家秘藏传于陈抟。《佛祖统纪》载:“处士陈抟受《易》于麻衣道者,得所述《正易心法》四十二章,理及一天人,历诋先儒之失,抟始为之注。又受《河图》、《洛书》之诀,发《易》道之秘。”陈抟得到的易图有:一是《易龙图》,讲天地的变化和组合,此图再没有传下来,不过《河书》、《洛图》就是由此演化来的;二是《先天太极图》,又称《天地自然之图》,讲八卦之象和阴阳变化的法则;三是《无极图》,说《坎》《离》卦象和五行之象,据说陈抟曾将此图刻于华山石壁上,现已失佚。再有就是麻衣道者所著《正易心法》,陈抟为之作注。

陈抟的易学思想,在他所著的《龙图序》和《正易心法注》(也只有这两部书流传于世)里得到了集中表现。他说:“《易》之为书,本于阴阳。万物负阴而抱阳,何适而非阴阳也。”他特别强调乾和坤的作用,说:“凡阴阳之气,纯而不驳,是为乾坤。《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正谓此也。因知能尽《乾》之道,是为圣人;能尽《坤》之道,是为贤人。”这显然是老子的道家易学思想。

陈抟极力主张:《易》应该以象为主。麻衣道者说:“《易》道不传,乃有周、孔。周、孔孤行,《易》道复晦。”“世俗学解,浸渍旧闻,失其本始,《易》道浅狭。”有人说这是对《周易》的批判和否定,这是望文生义!麻衣道者和陈抟所说的《易》指的是象数,认为八卦才是《易》之根本,“正《易》者,正为卦划,若今经书正文也”,这是对的。“伏羲作《易》,为《易》之始祖;文王用《易》,以解世之利弊;孔子解《易》,以明《易》之真谛,这是易学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孔子解《易》,不只是解释了《易经》,而更多地是揭示了《易》之渊源及其原理,对阴阳、八卦、六十四卦乃至《河书》、《洛图》都作了精典的论述,如果没有孔子,《易》可能还传承不下来。陈抟说:“《易》之有辞,本为伏羲发扬”,明确说明《易经》的卦辞和爻辞也是发扬了伏羲之《易》,“经书正文”说的是伏羲的本义,是伏羲易的“注脚”。问题是“学者不知借辞以明其卦象,遂溺其辞,加以古今训注而袭谬承误,使伏羲初意不行于世,而《易》道由此浅狭矣!”这显然是对王弼“扫象”的批判。王弼全面否定象数,以经解易,使易界出现了“文字训诂”的恶劣倾向,把易学引向了歧途,陈抟此论是切中时弊的,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

陈抟主张《易》“不立文字”、“不作纸上功夫”。麻衣道者说:“卦象示人,本无文字。”这是客观事实,因为远古时期没有文字,也无法用文字传递消息,只有以图象示人,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陈抟说:“羲皇始画八卦,重为六十四,不立文字,使天下之人嘿观其象而已。”主张“消息卦画”、“辞外见意”、“要须自悟”,这显然是道家的“参悟”思想,要靠自己去“悟”,“仁者见仁,知者见知”,悟性高的领悟就深,悟性低的所得就少,无须用文字语言去说明和解释,所以麻衣道者的书名就叫《正易心法》。陈抟不是一味反对用文字解《易》,而是反对那些胡诌八咧的语言,他本人就著有《指玄篇》、《钓潭集》、《龙图序》和《正易心法注》(前两篇已失佚),也是用文字解《易》的。

麻衣道者和陈抟都是得道高人,他们隐居山林,与世无争,一心修练。朝庭有四位君王下诏,陈抟都不出山;最后一次宋太宗赵匡宣诏,陈抟以106岁高龄入宫,在宫中住月余也只是长睡不起。我们不是绝俗之人,终不能把《易》像画一样挂在墙上,天天观摩欣赏,而不发议论。我们研易,是为了探索《易》之真谛,用古人的智慧匡世救民,“不作纸上功夫”是不行的。

陈抟的最大功绩就是把《易图》传承下来了。

陈抟将这些图传给了种放,种放(9561016)是北宋的一个易学家,官至工部侍郞,晚年归居嵩山。种放又将《先天图》传给了穆修(9791032),穆修传李之才(?—1045),李又传给邵雍(10111077),邵雍将其发展成为先天易学(后面将作介绍)。

种放将《河图》、《洛书》传给了李溉,李传给了许坚,许传给范谔昌,范传给刘牧(10111064)。刘牧经潜心研究,提出了易图三变模式,第三变便是这两张图,即五行生成图和九宫图,皆称为《龙图》。九宫图为《河图》,五行生成图为《洛书》,提出“图九书十”之说(后人对此有不同看法),著有《易数钩隐图》。

种放将《无极图》传给了穆修,穆又传给了周敦颐(10171073),周与其弟子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一起,将《先天太极图》和《无极图》融为一体,提出了“无极”和“太极”是宇宙万物本原之说。

至此,宋代易学的传承关系就比较清楚了,可见是人才辈出,研究硕果累累。本书的重点就是探索这些易图的秘密。

在宋代,还有两个人物是必须提到的,那就是邵雍和朱熹

《易》之第四座丰碑——巍巍壮观的宋代易学

邵雍——宋代易学象数的开山鼻祖

邵雍(10111077)北宋著名易学家,字尧夫,自号安乐,谥康节。幼随父迁共城,后全家定居洛阳,隐居于苏门山百源之上,故被后人称为“百源先生”,其学派被称为“百源学派”,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并称“北宋五子”。他终生不为官,潜心研易,创立了先天象数易学,对易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邵雍的易学是得北海李之才真传,李之才得之于穆修,穆修得之于种放,种放得之于陈抟,邵雍是陈抟的四传子弟。邵雍在汉代象数学派的基础上,把陈抟的易学理论和道教思想,与易理相结合,把易学成为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先天象数学派。他的主要易学理论是,认为宇宙的本源是“太极”,太极生出天地,天生于动,地生于静,由太极生出数、象和器。“太极不动,性也;发则神,神则数,数则象,象则器,器则变,复归于神也。”他的主要易学著作是《皇极经世》,共十二卷,其中《观物内篇》主要讲的是易理,《观物外篇》主要测重于象数。书中有多种图式,用以推演易理。

在众多易图中,其中最重要的有:

伏羲八卦次序图(小横图) 此图是对《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解释。邵雍说:“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说卦传》:‘《易》,逆数也’。”八卦的次序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是形成六十四卦的基础。

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大横图) 此图是对上面的小横图的延伸和发展,即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即成六十四卦,这就是《易传·说卦传》就的“八卦成列”“因而重之”。

伏羲八卦方位图 又称“先天八卦方位图”是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自震至乾为顺,由巽至坤为逆。这是对《易传·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数往则顺,知来者逆”的解释。

文王八卦方位图 又称“后天八卦方位图”,是离南坤北,震东兑西,巽东南,坤西南,艮东北,乾西北。邵雍说:“此文王八卦乃用之位,后天之学也。”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方圆图) 此图是易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图,外图是六十四卦圆布,将其折叠后成为内方图。圆者动而为天,方者静者而为地。陈抟说:“《易》学,意、言、象、数不可缺一,其理具见于圣人之经,不烦文字解说,止有一图,谓《先天方位图》也”(《杨升庵全集·希夷易图》)。可见此图之重要!这也说明,此图是陈抟所传。

邵雍首次将数所理结合起来,创造了自成体系的完整的象数模式,成为易学象数派的开山鼻祖,对后世易学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他的卜筮理论和所著《梅花易数》被后人发展为算命学,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称他为占术之“祖师”。

邵雍的这些图在后篇中将专题介绍,这里就不累述了。

《易》之第四座丰碑——巍巍壮观的宋代易学

三、朱熹——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

朱熹(公元11301200),南宋哲学家,著名易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世称朱文公,徽州婺源人。早年曾任地方官,后教书四十年,弟子众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等均有研究,造旨很深。在易学上,他受学于北宋程颐、程颢三传弟子李侗,集周敦颐、邵雍、张载等北宋易学家之大成,融各家学派于一体,创造了自己的易理学派。

朱熹提出“《易》本卜筮之书”的论点,认为上古之民,知识未开,“故圣人立龟以与之卜,作《易》以与之筮,使之趋利避害,以成天下之事”(《朱子语录》)。主张以卜筮的的角度去解释《周易》,认为《周易》三百八十四爻的每条爻辞就是一个公式,可以代入世间任何事物。在易学理论上,他吸收了邵雍的“加一倍法”和张载、朱震的“阴阳二气”说,认为“《易》只是一阴一阳”,卜筮就是这阴阳变易,“理、象、数、辞”是浑然一体的,是阴阳的表现形式,谁与离不开谁。他说:“故《易》者,阴阳之道也;卦者,阴阳之物也;爻者,阴阳之动也。卦虽不同,所同者奇偶;爻虽不同,所同者九六。是以六十四卦为其体,三百八十四爻互为其用,远在六合之外,近在一身之中。暂于瞬息,微于动静,莫不有卦之象焉,莫不有爻之义焉。至哉《易》乎!”

他的理学对后代影响很大。

朱熹的主要易学著作有《周易本义》、《太极图书解》、《易学启蒙》等,其《周易本义》首次将《易》之九张图公诸于世,得以流传,此书也成为后代启蒙读物,流传至今。

宋代易学有“图书”和“义理”两大派,这是易学发展史的缩影。“图书派”的倡导者是陈抟,邵雍是集大成者;“义理派”的倡导者是胡瑗,后传给程颐。两派舌战笔伐,互不相让,可就在这争论中,出现了易学观点的相互融合和吸收,推动了易学的发展,使易学在宋代达到了顶峰。

对易学贡献最大的当属“图书派”。自伏羲画八卦之后,符号系统的演化就不清楚了。“图书派”所传出的易图,填补上了这段空缺的易史。从1997年出土的西汉《太乙九宫占盘》来看,陈抟所传之图并非空穴来风,此盘与《黄帝内经灵枢》载九宫八风图及《洛书》完全相同,这只少说明在汉之前就有此图!

《汉书·艺文志》说:“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这是对汉之前《易》发展的总结。班固若是活到宋代,他也会对宋代的易学发展感兴趣的。我们说宋代之易学是我国易学史上的第四个顶峰,这是不过份的!

自宋以后的一千多年,《易》之研究时兴时衰,没有产生有影响的易学学派,也没有出现被 易界广泛认可的易学大师。

一部易学史,就是“义理派”和“象数派”相互争斗的历史,两派在争论中不断排斥又不断融合,《易》就在这争斗和融合中发展。

象数学是把宇宙符号化、数量化,将八卦原理与阴阳五行、日月星辰、四时变化相结合,以说明宇宙万物之理。义理学是以《易经》和《易传》为基础,专门阐述《易》之哲学思想。这两种学说都是《易》,是《易》的不同表现形式。就好像两人手中各执一块玉,你说他手中的白玉不是玉,他说你手中的蓝玉不是玉,其实都是玉,只是颜色不同。倒是孔子说得明白:“《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系辞上》),这“辞、变、象、占”都是《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系辞》),看来,孔子就是把《易》分成了“天文”和“人文”两大类。我们何必对此作无谓的争论呢!

 

理学录入:hanqilin    责任编辑:hanqilin 
  • 上一篇理学:

  • 下一篇理学: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理学
    诺查丹玛斯《诸世纪》-
    清华 北大 周易课程
    国务院振兴规划文化产业
    独门古易
    朱镕基传奇身世
    从兄弟个数谈起
    周易预测学
    十大欺骗眼睛的图片
    创造发明之八字
    算八字全面阴阳五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