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北京周易研究协会 | 中国周易研究总会 | 北京贤林传统文化研究 | 天下神奇天佛寺 | 天地风水学 | 图片 | 下载 | 
您现在的位置: 韶山周易 >> 中国周易研究总会 >> 伏羲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国务院振兴规划文化产业         ★★★ 【字体: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作者:温家宝    理学来源:http://finance.qq.com/  2009年07月23日05:35   中国证券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7-2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会议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此,要做好八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二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推进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三是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四是统筹规划,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五是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六是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和出版物发行的跨地区整合,繁荣城乡文化市场。七是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八是落实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的政策,扩大对外文化贸易。

会议指出,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要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大政府投入和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完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为规划实施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编辑本段]概况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下简称《振兴规划》),这是继纺织、轻工等规划之后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2009年9月26日,新华社受权发布。  “《振兴规划》将极大地鼓舞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院长梁军表示。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振兴规划》出台,将推动中国的文化像经济一样走向国际市场。”  他们更看好资本扶持力度的加大。在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意见》后,《振兴规划》中也进一步加大了融资扶持力度。《振兴规划》明确指出,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  这一措施得到了投资界的普遍欢迎。金沙江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潘晓峰告诉记者:“投资文化产业原先有一定的进入门槛,且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振兴规划》的出台必将带动文化产业的投资。”  3000美元:文化产业临界点  《振兴规划》披露,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做出的重要扶持计划。  梁军告诉记者,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萧条对文化产业不仅影响小,反而有带动作用。美国文化产业就是在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中逆市兴起,进而改变美国形象。[编辑本段]文件内容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和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总的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要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并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面对经济下滑,文化产业有逆势而上的特点,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要抓住机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贡献。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二)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三)规划目标。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活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得到较好发挥。1、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原则,基本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活力进一步增强。2、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和项目对文化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以资本为纽带推进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取得重要进展,力争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经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产值超百亿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3、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文化原创能力进一步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广泛运用,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显著提高。4、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城乡文化市场进一步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逐步成为文化流通领域的主要力量,文化消费领域不断拓展,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明显增加。5、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扩大。一批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初步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渠道和网络进一步拓展,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大幅增长,文化贸易逆差明显缩小,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三、重点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发展重点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企业,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影视制作业要提升影片、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出版业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出版物发行业要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形成若干大型发行集团,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印刷复制业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建成若干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复制基地。演艺业要加快形成一批大型演艺集团,加强演出网络建设。动漫产业要着力打造深受观众喜爱的国际化动漫形象和品牌,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二)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继续推进国产动漫振兴工程、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建设工程、多媒体数据库和经济信息平台、“中华字库”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等重大文化建设项目。选择一批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  (三)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培育一批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对符合规划的产业园区和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建设若干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和动漫等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和加快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五)扩大文化消费。不断适应当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消费意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强原创性作品的创作,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努力降低成本,提供价格合理、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快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开发与文化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性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六)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重点建设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渠道。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动主要城市演出场所连锁经营。支持全国文化票务网络建设。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鼓励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广电网络的区域整合和跨地区经营。推进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的跨地区整合以及数字影院的建设和改造。支持国有出版发行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兼并重组。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动漫等领域。支持优先选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质量水平高的文化设备及产品。(七)发展新兴文化业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支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广播电视,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为各种便携显示终端提供内容服务。加快广播电视传播和电影放映数字化进程。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发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推进三网融合。积极发展纸质有声读物、电子书、手机报和网络出版物等新兴出版发行业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娱乐设施和舞台技术,鼓励文化设备提供商研发新型电影院、数字电影娱乐设备、便携式音响系统、流动演出系统及多功能集成化音响产品。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网络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快关键技术设备改造更新。(八)扩大对外文化贸易。落实国家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优惠政策,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海关通关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2009-2010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形成鼓励、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长效机制。重点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展览、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网络游戏、出版物、民族音乐舞蹈和杂技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抓好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支持动漫、网络游戏、电子出版物等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独资、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在国外兴办文化实体,建立文化产品营销网点,实现落地经营。办好国家重点支持的文化会展,通过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支持文化企业参加境外图书展、影视展、艺术节等国际大型展会和文化活动。  四、政策措施  (一)降低准入门槛。落实国家关于非公有资本、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规定,根据文化产业不同类别,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二)加大政府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及跨区域整合,支持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支持大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大幅增加中央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规模,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三)落实税收政策。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中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研究确定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具体范围,加大税收扶持力度,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四)加大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倡导鼓励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大力开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企业“走出去”的贷款担保业务品种。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迅速做大做强。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五)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按照有关管理办法,由中央财政注资引导,吸收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认购。基金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推动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促进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五、保障条件  (一)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将《规划》的实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要紧紧抓住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这个中心环节,加快推进出版发行单位转企改制和兼并重组,加快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单位和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抓好党报党刊发行体制和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改革。大力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三)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继续抓好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继续办好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培养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吸引财经、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秀人才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注重海外文化创意、研发、管理等高端人才的引进,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四)加强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依法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范管理。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厉打击各类盗版侵权行为,促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建设。 
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新华网北京7月22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会议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此,要做好八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二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推进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三是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四是统筹规划,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五是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六是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和出版物发行的跨地区整合,繁荣城乡文化市场。七是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八是落实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的政策,扩大对外文化贸易。    会议指出,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要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大政府投入和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完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为规划实施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发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纳入了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日程。  编制背景和过程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七大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明显提高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增强国际竞争力。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我国文化产业逆势而上,其特点和优势进一步凸显。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今年初,中宣部会同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成立调研组,着手《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调研编制工作。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  《规划》的总体思路是:按照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精神,根据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提出落实相关任务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对成长性好、示范带动效应强、具有全局性和先导性的重大项目作出安排。  《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五个坚持:一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二是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三是坚持重点突破,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四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五是坚持内外并重,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11年末,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较大提升,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重点任务  一是发展重点文化产业。《规划》明确提出,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后,将通过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促进演艺产业发展。坚持创新体制、壮大实力,加快推进电影、电视剧和影视动画产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开展动漫企业认定工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动漫产业发展。  二是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作用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对于《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已经确定的重大产业项目,要确保资金投入,加快实施步伐。宣传文化系统将选择一批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  三是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新闻出版领域将重点推进出版发行企业联合重组,打造中国出版传媒业航空母舰。广电领域积极推动省内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并支持有条件的省级网络公司跨省重组扩张。文化系统将重点推动动漫游戏业的资源整合,在全国形成若干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动漫企业集团;将推动演出院团的体制改革,推动组建有强大竞争力的演艺集团;将推动演艺资源的跨地区整合,在全国形成若干有聚集效应和强大辐射力的演艺院线。  四是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规划》提出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建设若干全国和区域性现代流通组织和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和动漫等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发展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日前,在天津建设的“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区”已经动工,在北京建设的中国动漫游戏城也在进行规划。同时,文化部将抓紧研究制订规范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五是扩大文化消费。《规划》提出要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要提供价格合理、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开发与文化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性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促进文化消费方面,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拟从2010年开始,每4年推出一个中国文化旅游主题年,每2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每2年编制公布一批《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扶持名录》等。  六是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规划》提出要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出版物发行的跨地区整合。  七是发展新兴文化业态。《规划》提出要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发展新兴出版发行业态,支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娱乐设施。  八是扩大对外文化贸易。《规划》提出要落实国家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优惠政策。2009年4月,四部委和中国进出口银行联合制定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意见》。近期还将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指导意见》,协调海关、税务、银行等部门,落实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的扶持政策。  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  一是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是《规划》的一大亮点。目前,在文化部门主管的演出、娱乐、艺术品、网络文化、动漫游戏等领域,基本实现对国内非公有资本全方位、全过程开放,除少数领域外,对外资也已基本开放。  二是加大政府投入。《规划》提出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2008年中央财政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当年预算10亿元。同时,全国有近20个省(市、区)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据了解,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筹备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三是落实税收政策。《规划》提出要加大税收扶持力度,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在促进动漫产业发展方面,要认真贯彻执行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关于扶持动漫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  四是加大金融支持。《规划》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今年初,文化部分别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签订了《关于扶持培育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合作协议》、《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6月底,文化部评选出15个文化产业项目,推荐给中国进出口银行,涉及资金43.81亿元。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将《规划》的实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六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抓住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这个中心环节,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宣部、文化部日前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  七是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吸引财经、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秀人才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注重海外文化创意、研发、管理等高端人才的引进。  八是加强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依法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范管理。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厉打击各类盗版侵权行为,促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建设。更多详情请查看《世界能源金融网》
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答问中国网china.com.cn  时间:2009-09-27  发表评论>>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27日,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回答了记者的提问。1、请介绍一下《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制定的背景和过程。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的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和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研究编制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目的是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快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今年年初,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由中宣部牵头,会同发改委、财政部及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成立调研组,着手《规划》的编制工作。调研组多次前往地方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相关部门、文化企业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在汇总有关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规划(初稿)》。初稿形成后,经反复向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国资委、银监会、税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征求意见并作多次修改,最后形成送审稿上报国务院。7月22日,《规划(送审稿)》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近日以国务院文件正式下发执行。2、国家此时出台《规划》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当前,国家针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和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国家已经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为一项国家战略。首先,出台《规划》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们从战略上思考、从整体上谋划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把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改革促发展,围绕发展推进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要求我们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改革和发展。《规划》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条件。第二,出台《规划》是适应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但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总量规模较小,市场体系不完善,运用高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不强,对外文化贸易逆差仍然较大。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关键就是要科学规划,做好布局,增强产业发展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第三,出台《规划》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去年以来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同时也给文化发展带来较大影响。文化产业的特性决定了文化领域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宏观上是危中有机,从某些方面讲是机大于危。金融危机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条件,为文化产业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结构、逆势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出台《规划》,加快文化产业振兴,也将会极大地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做出贡献。3、《规划》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确定了怎样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答:《规划》确定振兴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关于加快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规划》提出五个坚持:一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二是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三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四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五是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规划》明确:到2011年末,文化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较大提升,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得到较好地发挥。具体讲就是要在现有基础上实现五个“进一步”,即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和项目对文化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贸易逆差明显缩小。4、根据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规划》提出了哪些有针对性的举措?总体上讲,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规划》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着力做好的工作:一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二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三是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促进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着力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提高产业集中度。四是统筹规划,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五是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培育消费热点,积极扶持原创作品,扩大文化消费。六是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和出版物发行的跨地区整合,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繁荣城乡文化市场。七是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加强数字、网络等核心技术的研发、运用和推广,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升级,运用现代科技抢占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八是落实鼓励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的政策,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海关通关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办好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重点会展,扩大对外文化贸易。5、为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规划》制定了怎样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答:为保证各项目标任务能够落到实处,《规划》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四个方面的保障条件。在政策措施方面:一是落实国家关于非公有资本、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规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二是加大政府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大幅增加中央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规模;三是落实支持文化产业各项优惠政策,研究确定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具体范围,加大税收扶持力度;四是加大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相关业务,支持文化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鼓励发行企业债券;五是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由中央财政注资引导,吸收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认购,实行市场化运作,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推动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促进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在保障条件方面: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规划》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职责,要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塑市场主体,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三是要培养人才,继续抓好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吸引其他领域的优秀人才和海外人才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四是要加强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依法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范管理,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建设。6、《规划》的落实如何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贯彻落实《规划》要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密结合,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第一,要以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为重点,打造新型文化市场主体。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的支撑。只有大力培育文化企业,才能解决长期以来市场体系建设中主体缺失的问题,使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持久生命力。当前,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使更多有条件的文化单位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做大做强做优,形成一批真正有实力、有活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第二,要以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为重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长期以来,我国文化资源的配置主要采取行政手段,结构失衡、重复建设、软小散滥、效益不高,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发展。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结构,优化配置,提高效率。要按照“做优做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停办退出一批”的思路,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要遵循市场规律,加大改革力度,破除区域限制和行业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第三,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文化产业要大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必须要跟上,实现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的创新。要按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要求,积极推进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主要管微观向主要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转变,切实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把工作重心转到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上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国家软实力提升 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下简称《振兴规划》),这是继纺织、轻工等规划之后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
  “《振兴规划》将极大地鼓舞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院长梁军表示。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振兴规划》出台,将推动中国的文化像经济一样走向国际市场。”
  他们更看好资本扶持力度的加大。在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意见》后,《振兴规划》中也进一步加大了融资扶持力度。《振兴规划》明确指出,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
  这一措施得到了投资界的普遍欢迎。金沙江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潘晓峰告诉记者:“投资文化产业原先有一定的进入门槛,且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振兴规划》的出台必将带动文化产业的投资。”
  3000美元:文化产业临界点
  《振兴规划》披露,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做出的重要扶持计划。
  梁军告诉记者,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萧条对文化产业不仅影响小,反而有带动作用。美国文化产业就是在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中逆市兴起,进而改变美国形象。
  这从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状况年度报告》中可见一斑。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规模稳步扩大,进出口总额达158.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6%。在跨境文化服务贸易方面,2008年实现文化服务进出口48.16亿美元,同比增长29.5%。
  梁军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文化产业的需求。2008年,中国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大关,达到3266.8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这将是文化产业爆发点。”
  与此相对的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痼疾却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创新和整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两个突出矛盾。”梁军认为。他说道:这导致中国文化产业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商业模式陈旧、罕有精品推出等现状。
  这也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化程度较低,竞争力较弱,随着新媒体竞争和国外媒体的介入,其生存压力巨大,自身改革和壮大的需求强烈。
  在此时机下,国家及时给出“药方”解决这一问题。《振兴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大政府投入和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完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为规划实施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为推进这项工作的进展,《振兴规划》中也提出了八项重点工作,包括:加快推进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统筹规划,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等措施。
  风资涌身文化产业
  激发投资热情更为重要。在《振兴规划》出台前,今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颁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5月,商务部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意见》,要求共同搭建文化、金融合作平台,以支持文化企业和项目“走出去”为重点,全面支持文化贸易发展。
  王长田告诉记者,风险投资商对文化产业的投资热情一直很高。但受制于渠道等瓶颈,很多投资难以收到高效回报。“《振兴规划》将带动这一现状的改变。”潘晓峰告诉记者,金沙江创业投资公司也正在积极筹划文化产业的投资。
  另据记者了解,5月8日,首个国家级版权交易系统在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正式开通,北京版权产业融资平台也同步启动。利用版权信托的创新模式,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版权企业可以方便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解决一直以来因为无形资产评估困难和实力担保人缺位等造成的融资难题。
  截至目前,《振兴规划》中的内容只是框架性的指导意见,尚未涉及可操作的细则。王长田对此表示担心:“国家重视文化产业不是刚刚开始,十七大时就提出了要加大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截至目前,整个产业还比较弱小。”他认为:“在音乐、电影和电视剧等内容制造领域,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渠道如何平等对待民营和国有企业的问题。”渠道尚未对民资与外资开放。
  据王长田介绍,每年上映的优秀影片绝大部分是民营公司制作的,但民营公司和渠道商交易时,常常面临着限价、拖欠账款、滥用版权等问题。“国家应对民营和国有文化企业的经营范围和权限进行详细规定。适当的时候,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也应该引入反垄断竞争法。”
“产品的积累需要‘放水养鱼’。”王长田说,只有充分壮大培育民营公司,才能使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保持活力。(记者辛苑薇)
文化部:中国政府全力打造文化产业“航空母舰”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王昊、常璐、桂涛)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12日在两会新闻中心接受集体采访时表示,在当前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政府全力推动文化产业逆势而上,近期和未来拟筹建三家大型文化企业,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然而,中国文化产业却异军突起,呈现出较好较快的发展形势。文化产业如何在危机中逆势而上,中国政府采取怎样措施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欧阳坚说,未来拟建的文化企业包括中国动漫企业集团、东方演艺集团公司以及文化节目数字制作公司。其中,中国动漫企业集团注册资金10亿元,三年以内预期产值突破100亿元,在北京和天津分别设有制作基地,“三五年以后完全可以达到上市的要求”。    他介绍,中国动漫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被形容为“小、散、弱、差”。而且,原创能力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此外,整个动漫产业发展还很不完备,产业链不完整。    “现在可以说,85%以上的动漫企业是亏损的,整个动漫产业素质不高。”欧阳坚说。他表示,要打造具有国家水准的,有较强实力的动漫产业领域“领头羊”、“航空母舰”来整合相关的资源,开展国际竞争,提高整个中国的动漫水平和竞争实力。    欧阳坚说,拟建的东方演艺集团将脱胎于东方歌舞团,“这会成为中国真正最大的演艺集团。”他说,东方演艺集团将整合相关资源,“把上中下游打通,包括演出、策划、票务营销综合起来,几年之内做到10亿元以上的营业收入是完全可能的。”   
    2月3日下午,吉林省省长韩长赋到长影集团就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他强调,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方面。要紧紧抓住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契机,把繁荣文化产业、创作优秀文化产品、扩大文化消费作为发展服务业、推动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乘势而上,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坚定全社会应对危机、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韩长赋来到长影集团老厂区,实地考察道具库、摄影棚、放映间等设施,详细询问企业经营管理、设备使用维护等,全面了解厂区改造规划设计情况。他还深入到拍摄剧组,亲切看望慰问演职人员,询问拍摄内容和制作流程。得知摄影棚里正在拍摄反映新农村建设发展题材的电影,韩长赋鼓励演职人员要深入实际,真实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充分展示农村的新面貌、农业的新发展和农民的新形象,创作出人民群众喜爱的影片。    韩长赋强调,长影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培养了一大批艺术创作人才和演艺人才,拍摄了大量优秀影片,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长影集团要适应新形势和电影市场新变化,传承历史,发扬传统,坚持改革创新,走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之路,多出精品,壮大品牌。要突出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吉林省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黑土地民俗风情,坚持高起点科学规划,着力打造全国农村题材影片创作基地、知名电影制作基地、电影文化展示基地和电影主题旅游基地,使长影重新焕发青春和活力,推动全省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副省长陈晓光,长春市市长崔杰,省长助理王化文,省政府秘书长王云岫,省直及长春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调研。(记者    徐阳)
 
    文化部召开"金融危机对我国文化产业影响座谈会"为分析当前世界金融市场急剧变化、国际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的形势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日前,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京举行“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文化产业影响座谈会”,深入探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会议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王永章主持,邀请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晓明,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齐勇锋,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国家行政学院综合教研部副主任祁述裕,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范周,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等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座谈。文化产业司副司长李小磊、巡视员谢锐也出席了会议。    会议上,专家学者们围绕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大家普遍认为目前金融危机对我国文化产业影响的程度还不好确定,但从国外的历史经验、我国经济体制特点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文化产业来说,是正面影响要大于负面影响。专家们还就我国文化产业应该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对策和建议。    王永章在讲话中说,这次金融危机来势凶猛,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当前这种影响在国外已经比较明显,在中国尚处于渐显阶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到人民的文化消费,二是影响到文化企业的融资,三是影响到外国人的文化消费,进而间接影响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四是对文化产业不同门类的影响程度不同。但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也给我们提供了机遇:一是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发展潜力大、资源消耗少,符合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要求;二是符合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要求;三是金融危机影响到我国传统的出口企业,反而给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创造了机遇;四是从内需来讲,文化消费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新媒体、新文化业态的兴起也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在面对危机,既要增强信心,还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现在    最后,王永章对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文化产业影响总的评价是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并用“面对挑战,冷静分析,沉着应对,危中求机;抓住机遇,以变应变,创新发展,化危为机”进行会议总结。深圳特区文化产业“早春现象”消融“经济寒冬”新华社深圳3月8日电(记者王传真、高增双、明星)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深圳文化产业却展现盎然生机。记者近日在深圳特区采访时发现,深圳市文化产业不仅在2008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而且新年伊始,许多企业都在大规模地招聘人才,投入新项目,开发新产品,扩大产业规模,来自深圳特区文化产业的“早春现象”,正在逐渐消融“经济寒冬”的冰雪,极大地增强了人们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    文化产业,“经济寒冬”中的“报春花”    南国春来早。春节刚过,深圳市的各大文化企业立刻投入到繁忙的产品研发和销售工作当中。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专业从事网络游戏开发及运营的文化企业,深圳市网域公司副总经理吕鹏给记者亮出了振奋人心的业绩单:尽管全球遭遇金融危机,但2008年网域公司营业收入增幅超过80%,总营业收入达2亿多元,净利润8000万元。今年1月份,净利润更是突破900万元。    “游戏行业属于低成本消费行业,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较其他行业更容易让人接受,今年下半年,我们有两项创新游戏将上线运营,相信更能大幅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吕鹏说。    在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记者看到大批从事动漫设计的技术人员在忙碌地工作。该集团数字动漫公司总经理刘福源介绍,今年他们要完成五六部共约8000分钟的动画片,赶在暑期与观众见面,由于工作量比较大,员工经常要加班,企业为此招聘了不少新员工。    2月中旬招聘进入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工作的员工赵丹丹说,原来她在一家造价咨询企业工作,金融危机爆发后业务锐减,招聘进入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后,安排在智能技术公司预算部工作,正在做芜湖二期文化产业主题公园项目预算,刚来上班不到十天,就加了两次班。    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总经理助理尚琳琳说,2008年集团销售收入5.5亿元,利润4200万元,与2007年相比分别增长31%和40%。面对金融危机,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加大了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投资,2008年底,已同深圳、沈阳、泰安等城市签署了建造文化科技产业园项目,总投资近百亿元。2009年,集团还将在高科技演艺、影视后期、影视拍摄三个方向上进行业务拓展,将集团原有的五个业务领域拓展到八个业务领域,相信今后两三年是华强文化科技集团一个快速发展期。今年销售收入有望超过7亿元,利润超过1亿元。    “文化立市”打造支柱产业    深圳市政府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郭永航说,在经济危机中,人们对经济预期的信心不足将导致消费总量下降,但由危机蔓延带来情绪低落消沉会使人们转向从文化精神产品中寻求慰藉,文化消费总需求正在逆势上扬。    深圳的实际情况验证了这一点。相当一部分文化企业经济指标不降反升,订单增加,上门寻求合作的客户增加,不仅不裁人、不减产,而且在大量招聘人才。许多企业看好了眼下的商机,实施扩张战略。据有关部门预计,2008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约55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约7%。    近5年来,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以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的速度发展,文化产业现已成为深圳的第四大支柱产业。深圳文化产业逆势崛起与政府的作为是分不开的。据深圳市市长许宗衡介绍,深圳市2003年就在全国率先确立了“文化立市”的城市发展战略,为保障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深圳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的经济政策,以及提供协调、管理、行业指导和相关的公共服务。近年来,深圳市先后完成了《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规划纲要》的编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许宗衡说,土地等资源紧缺约束的特殊市情使深圳的文化产业呈现集群发展的模式,不仅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也造就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深圳已有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基地40多个,涵盖了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内容、影视、文化艺术服务等诸多领域。田面设计之都、怡景动漫基地、F518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集聚区成为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田面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在一期建设完成后一年引进入园设计类企业100多家,其中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外企业20多家。    “设计之都”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有益启示    据统计,全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超过10000家,从业人员超过25万人。去年底,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有6万多名设计师和6000多家设计企业汇聚于此。短短几年间,深圳市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浪潮中的先锋城市之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创新是企业的源动力和立足之本,对文化企业来说创新则显得更加重要,深圳市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文化企业多在创新上做足文章。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在经营中不断开拓新空间,把传统的印刷、IT互联网和艺术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产业,业内称其为艺术市场的“风向标”。董事长万捷说,创新是企业最大的资源,在目前形势下,企业更要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的经营环境,加快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素质,力求在激烈的竞争中闯出新路,在新一轮的产业发展中不失先机。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突出市场理念,打造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近年来逐步打造出一条“创、研、产、销”一体化的文化科技产业链,总经理李明说,他们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5%用于创意研发,组建专门的创意中心,并将创意和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文化产品。企业现已在数字电影、数字动漫等领域形成了大规模生产能力,通过电视、网络、出版发行、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等组合式的市场平台,拓展国内外市场空间。这一文化科技产业链,使过去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非常棘手的创意、关键技术、自主产权、资金、市场、人才等诸多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为文化产业加快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文化产业离不开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也需要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中尤应注重积极探索文化与高科技紧密结合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A8音乐集团是国内收入规模最大的数字音乐公司,2007年起,每年数字音乐的收入超过国际四大唱片公司在华收入的总和,去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这个集团的CEO助理吕忠岗说,他们通过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网络及互联网推广音乐内容,并将音乐内容转化为手机铃声、彩铃等数字音乐形式后提供给手机用户而形成收益。音乐与高新技术的结合为A8音乐集团的快速发展注入动力,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7亿元,净利润超亿元,同2007年相比增长分别超过100%。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深圳文化产业成为率先走出经济低谷的“火车头”。许宗衡认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市场呈现出巨大的潜力。继续发展创意产业和高端文化产业,是深圳今后坚定不移的战略发展目标。
李力:金融危机给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创造机遇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邹伟、王炤坤)“金融危机影响到我国传统的出口企业,反而给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创造了机遇。”全国人大代表、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李力接受记者采访时作出如上表述。    李力代表告诉记者,从出口看,我国文化产业总体上还不是一个出口依赖型产业,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受到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统计显示,当前中国出口文化产品的前3项分别是“新媒体”“设计”和“艺术和工艺品”,所受的冲击都不大。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资源都有待进一步开发,这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大优势。    “从拉动内需来说,文化消费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新媒体、新文化业态的兴起,也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他说,总理的报告提到要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完善扶持政策,培育骨干文化企业。这让他格外振奋。    他介绍说,以山西为例,山西的文化产业以年均20%的增长速度悄然崛起,2008年对整个山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4%,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金融业和房地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山西省的文化资源分布还很零散,方向多,缺少拳头品牌。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加快文化整合,推出一批精品、经典文化作品,以此为基点打造文化产业链,其价值和发展潜力都无可估量。”李力表示。    他提出了一些建议:建立扶持文化产业的财政税收政策;大幅度降低各种商业性演出的门票价格,恢复县级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建议鼓励更多的演出团体到地级市、甚至农村演出,吸引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建立健全由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制度,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他建议由政府参与建立类似“中影集团”的大型文化企业,实现大文化战略,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鼓励和推动文化产品出口。
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考察调研湖南文化产业发展
    2月24日,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欧阳坚到湖南考察调研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情况,并在湖南省群众艺术馆多功能厅作了文化产业发展主题报告。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路建平主持了报告会。    欧阳坚在报告中指出,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演艺、影视制作(电影电视剧制作)、艺术品、工艺品和文物的交易、出版发行、文化会展、文化节目的制作(特别是以数字文化节目的制作)、动漫游戏、网络手机文化产品、娱乐休闲、广告十类。欧阳坚指出,我国已经出现了文化类消费急剧增长的态势,文化市场出现了空前地繁荣。文化产业的需求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发展文化产业物质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是一种最具有创造性、最具有生命力的产业,而且在经济困难时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反周期、逆势而上等特点。    针对我国目前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需要和存在的困难,欧阳坚提出四点意见:    第一,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国有文化主体,打造骨干企业。通过把经营性地国有文化单位有效地转制为国有文化企业,通过转制来培育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    第二,要建立真正现代产业的创新实验化基地,以此发展产品的创意、研发、制作、交易等集群。主要是动漫、节目化制作等基地。    第三,明确市场主体,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一要鼓励兼并重组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通过资本的力量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保护主义。二要通过发展全国联网的票务信息系统、物流配送系统、电影院线等现代技术手段和运营模式。三要尽快建立起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资本市场、技术市场、版权市场和人才市场。四要鼓励发展中介机构,大力发展经纪人制、代理制、委托制、项目制和制片人制新型的经营模式。    第四,要尽快建立有利于文化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体系和制度安排。一要尽快组建文化产业投资风险基金。二要积极探索适应文化产业投资发展的融资机制。三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文化产业税收优惠的政策。四要改变政府扶持的方式,由原来的资助补贴为主,逐步转为以奖贷为主。    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姜儒振、省文化厅厅长周用金、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蒋祖烜,湖南省文化厅领导和代表,以及国有和民营文化企业代表共300多人出席了报告会。    欧阳坚此次还深入到金鹰卡通频道、湖南拓维信息公司和三辰卡通公司进行调研,看望了公司员工,并殷切期望湖南动漫企业抓住机遇,勇于创新,以打造动漫技术平台为支撑,提升湖南动漫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超媒体”面临空前发展机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www.scio.gov.cn | 发布:2009-09-16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    核心提示: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规划之后国家新一轮产业规划中的第一个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真正作为一种产业而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文化产业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规划之后国家新一轮产业规划中的第一个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真正作为一种产业而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文化产业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也将使作为文化产业核心领域之传媒业站在一个新的时代起点上,迎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契机。    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重点是“大传媒”产业,“超媒体”发展面临空前机遇    早在2008年10月,笔者在论及金融危机对传媒业的影响及对策时,就谈到金融危机将为“超媒体”迎来发展良机。从传统媒体发展到“新媒体”,从网络新媒体到网络后的“新新媒体”,从单一媒体到“跨媒体”、“全媒体”、“大媒体”,再到“非媒体”——“超媒体”,这样一个媒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媒体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史”。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大媒体、超媒体,实际上就是把传媒业放到整个文化产业大系统中来思考,充分发挥传媒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枢纽作用,创新传媒业赢利模式,求得更宽视野下的传媒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到的加快发展的重点文化产业——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都与传媒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出版、广告等本身就属于大传媒,其他都属“超媒体”范畴,足见国家对传媒业的重视,传媒业的机遇清晰可见。    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注媒体融合,为传媒业发展指明方向    媒介即信息,随着3G网络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的推广引用,我国即将进入“动网文化产业”新时代,传统的文化产业业态将发生根本转变,现有的新闻出版发行业、广播电影电视业、网络文化服务业、娱乐业、广告业等多种产业类型可能整合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产业。传媒业也将突破传统媒体的单一形态,朝着“超媒体”方向发展,媒体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传媒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即实现报纸、广播、电视、杂志、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信等媒介形式深度融合系统开发,实现信息跨媒共享、资源跨行配置、文化跨域交流,并且凸显以媒体为核心的关联产业涟漪式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调整规划》出台后,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在《文化产业进入国家后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之构想》一文中提出,鉴于3G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与3G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政策规章,与《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调整规划》等相对接,支持鼓励文化企业和机构积极寻找与3G业务紧密关联的产业生长点,抢占“动网文化产业”制高点。此次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这无疑为传媒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传媒业发展的制高点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领域,进军方向是整个“动网文化产业”,媒体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在未来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释放管理体制能量,将极大解放传媒生产力    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深化文化体制,突破传媒业发展瓶颈的要害也在传媒管理体制上。传媒业本身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虽然我国传媒业在市场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但国家对传媒业的管控决不会放松到完全交由市场调节的地步。我国大部分传媒机构还属于“事业单位”,我国对传媒业采取的是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模式,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和某些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仍在等因素,造成我国传媒业在吸纳社会资本和外资,在上市融资,在跨地区、跨行业运作等方面困难重重。    此次《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在管理体制上放宽了对文化产业领域的限制,提出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要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大政府投入和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为规划实施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可以设想,传媒业也必将从中大大收益。虽然现在具体的规划细则尚未出台,我们并不清楚管理部门最终对传媒业可以开多大的口子,但从规划透露的信息来看,管理政策的日益宽松、开放是一定的,因此,可以预计,传媒业的生产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四、《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统筹城乡发展,为我国传媒业开拓农村市场保驾护航    我国是农业大国,13亿中国人口中农村就占了8亿,农村市场空间广阔,潜力巨大,然而,农村市场却未能得到有效开发,涉农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就我国媒体而言,对农村市场的忽视和轻视也是其长期以来的发展痼疾。不少媒体津津乐道于“四有新人”(有点权、有点钱、有点闲、有点品位)、“三高人群”(高收入、高学历、高年龄)的定位,着眼点仍在城市人群。从媒体经济收益和成本消耗等因素考量,定位于城市人群似乎并没有错,传媒结构分层也要求某一部分媒体专注于某一部分人群,但若绝大多数传媒甚至全部传媒都盯着城市居民的钱袋、熟视无睹占据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受众群则绝对是短视行为,从错位发展的定位守则来看,也等于失掉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和出版物发行的跨地区整合,繁荣城乡文化市场。可见,无论谈到扩大文化内需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都提到了农村和农民,我国传媒业必须重视农村市场的拓展,方能开辟一片新蓝海。    五、《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扩大产业规模和对外文化贸易,为中国传媒业走向世界提供良机    中国文化产业欲称雄于世界,必然要夯实根基,做大做强走出去,而国家对文化走出去的扶持政策,是中国跻身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之列的重要保障。在过去国家有关政策的基础上,《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高瞻远瞩,提出在全球范围内统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确提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推进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统筹规划,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落实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的政策,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国家对文化走出去的大力扶持,这其中也包含了传媒业外向发展的机会。    国与国之间软实力的竞争,一定意义上是传媒传播力的较量。几十年来,我国传媒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综合实力远远不及世界强国,我国传媒业在世界上在世界舞台上只能发出微弱的话语,扮演弱小的角色,这与我国世界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因此,我国传媒业惟有强身健骨,不断发展壮大,增强自身实力,培育大型跨国传媒集团,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目标和相关举措,将为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实际上,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前,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曾透露要“集中打造大公司,通过上市造出市值过千亿元的文化产业‘航母’”。据新闻出版总署知情人士透露,未来的“千亿航母”,很有可能在出版传媒企业中诞生。    当然,原则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在实践中贯彻落实,规划不仅仅是概念刺激,还需将其落实到政策推动、资金扶持等层面上来。任何规划的出台和实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前进中必然有曲折,《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2日出台后,尽管传媒类个股如赛迪传媒、电广传媒、粤传媒、华闻传媒等走势较强,但也有不少传媒股指数并未立即上扬,反而出现了阶段性的震荡,23日开盘之后更是一路狂跌,即为明证。因此,应理性看待《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后的市场反应。而从长远来看,《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会利好传媒产业,推动传媒资本市场走俏,推动传媒产业的总体发展。《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之帆业已扬起,我们期待着,中国的传媒舰队从此步入海阔天空的新航程,乘风破浪,驶向世界!

 

理学录入:hanqilin    责任编辑:hanqilin 
  • 上一篇理学:

  • 下一篇理学: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理学
    诺查丹玛斯《诸世纪》-
    清华 北大 周易课程
    独门古易
    朱镕基传奇身世
    从兄弟个数谈起
    周易预测学
    十大欺骗眼睛的图片
    创造发明之八字
    算八字全面阴阳五行4
    算八字全面阴阳五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