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北京周易研究协会 | 中国周易研究总会 | 北京贤林传统文化研究 | 天 佛 寺 | 国际预预与测言 | 图片 | 下载 | 
您现在的位置: 韶山周易 >> 北京周易研究协会 >> 古易研究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央视专题片《人文河南》       ★★★ 【字体:
央视专题片《人文河南》
作者:佚名    文化来源:本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4    

                           

                            

                    

66, 中央电视台《人文中国》栏目大型专题片《人文河南》摄制组在淮阳县进行全方位拍摄。

据了解,央视此次拍摄以淮阳为中心,兼顾西华女娲和鹿邑老子文化,重点拍摄伏羲文化。太昊陵、画卦台、弦歌台、平粮台、龙湖等旅游景点及当地民间工艺品泥泥狗均被摄入镜头。据该摄制组编导周亚菲介绍,《人文河南》共10集,约300分钟,内容涉及河南18个市。预计拍摄时间为4个月,届时将在央视播出。伏羲文化是此次拍摄捕捉的焦点。(季小博)

从兴办姓氏文化节看河南淮阳人民的智慧和奉献精神

——兼议陈人好巫和卦象本质 

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第二个中华姓氏文化节献礼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古称宛丘、陈、陈州,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同时,淮阳又是32个中华故土园中最古老的一个,淮阳的太昊伏羲陵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使淮阳成了闻名海内外的万姓同根地。本文想就此说说淮阳人民在这方面表现出的动天地、泣鬼神的自强奉献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羲皇故都淮阳,了解中华文明第一缕曙光升起的地方。 

    借此,我想先讲一个故事:一间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老屋里,住着两个乞丐,一拜佛,一信基督。他们一有机会就把自己的偶像挪到“上首”。这样,佛像与“十字架”在二人的“用心经营”中不时的轮换着尊卑之位。一个雨天,二人都在“家”。又为“上下首”的事情争执起来,且互不相让。恰被一过此因家庭矛盾困惑苦恼、出来欲寻短见的有钱人看见,那有钱人更惑,问:“穷鬼,有啥可争的,‘它’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处?!”三人相视,良久,二乞丐才答:“蠢猪,你诚心拜拜不就知道了”。有钱人气不打一处, 赌气跪拜之后,身不由己地也陷入了这支激烈的争吵队伍。等雨住天晴,好象各得其所,三人不约而同地都舒展了眉头。之后,那有钱人给了两位“辩友”一些钱,竟把他们的佛像和“十字架”小心翼翼地给抱走了。这难道是赵本山卖拐?不,是信仰在对不同的人发挥着作用。信仰是一种认同,是一种归属,是一种凝聚,是一种约束。以小比大,信仰可以让世界混乱,信仰同样也可以使世界有序与和谐。信仰值钱,信仰无价,人除了信仰、责任感和由两者促成的信念还有什么呢!

    千百年来,历朝历代,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的整整一个月时间里,淮阳及远近数十个县市的朝圣者们,携妻带子,远奔太昊伏羲陵庙会而来,大多还住上三五天,才心满意足地返回,日最高人数超过二十万人。时间最久,香火绵延不辍,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直领风骚数千年,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还没有哪一处圣地能像淮阳太昊陵一样。那些憨厚朴实的香客民众,尤其是淮阳人,即使在食不足以裹腹、衣不足以遮体的岁月里,都一直执着、近乎狂热地追寻、坚守着他们心中的信仰,风雨无阻,霜雪难拦,子孙相传、万代相袭,才得以使伏羲氏的种种功绩伟业一脉不断地承传了六千年至今。

    然而,《诗经·陈风》有:“陈人好巫”之语,这不免会给人们蒙上一层浓浓的阴影疑云。《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传为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所编,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其中关于淮阳的有10篇。那么“陈人好巫”的历史与规模形成,至少有2500年至3000年。巫是什么,都干些什么,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单单说陈人好巫,陈人好巫与太昊伏羲氏定都于陈有何关系,与太昊伏羲氏的所作所为有无关联,陈人之巫与天下之巫有什么样的区别与联系。如按现代汉语今之“ 巫”义,无疑这是个敏感且原则性很强的话题,如果回避、如果不搞清楚,将后患无穷:自发的群众性活动也许永远会在讥讽、嘲笑、白眼、指责、迷惑甚至蒙难中挣扎,祖先圣贤会因此被误解,民族的主流文化可能会遭质疑甚至否定——使荒唐生辉,让真理灰暗。 

    陈人,毫无争议,指今淮阳一带的或随不断的历史变迁更新,纳入淮阳版图之内的久居、定居的人民。好(hao,爱好;好(hao,擅长于,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表现突出。对于巫字来说,以上两种含义都允许存在。而巫的名称、形式与内容,在从远古到今天的演变中,尤其在今天人们的心目中,已经面目全非、声名狼藉。巫:今义为“专以祈祷求神骗取财物的人”。“陈人好巫”,今义则是:淮阳人民自古或有史以来就喜欢参与操作或擅长于装神弄鬼之类的自欺欺人的事。如果再结合太昊陵午门前那些忙闲不等、连过重大节日都走散不尽、近似(或真的)疯癫狂痴的人,他们或舞或歌或笑或泣或自言自语,行为反常怪异。妥了,“面目可憎、行为可恶、后果可怕”,一座封建迷信的大本营、精神分裂症的摇篮、原始低级庸俗愚昧无知的伪科学温床,等一应俱全,且再完备不过。至此,一种结论会油然浮出:围绕太昊陵展开的一切宏扬发展工作,再也谈不上有什么功劳,且直疑为罪祸之大。

    燃烧消灭垃圾是必需的,对垃圾中举手之劳的钞票、珠宝和黄金的丢弃,是一种浪费与犯罪。垃圾与财富、科学与迷信,是永远对立并存的,且永远不会有绝对的界限,因为所谓的界限,哪怕是再细微的“混合带”,仍然是通过两者对比对立才存在的,其稳定性永远是处于“游离”状态。“分拣”或“剥离”工作,只能随着人的认识不断深化,但永无止境。所以,在此谈一谈“巫”的有关问题,也不能视为“跑题”。

    1989年,我在四川梓童县黎雅区粮管所下边,约3里路远的小河对岸,拜见了一位姓何的农村妇女。此妇约40岁,除双目绝对失明、文盲之外,身体看上去很健康,也很风趣、幽默,但是家境很贫穷。当地人说她是一个很灵验的巫师或巫婆,从不贪图钱财。找她的人很多,说她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托观音送子,二是用吃针吃钞票的方法给人治病。第一种功能我没有具体考察,只是听当时在场的求拜者都说应验率极高。第二种我亲身体验了,至今仍刻骨铭心。何女士能把一张张钞票卷成团状很容易的吃进肚里,自己先作示范,在争得来求者的同意后,她再让病人吃。病人由于没有她吃的专业,所以有的在吃的时候比较困难(包括我在内)。出于不解与求索的目的,在何女士的“教唆”下,我还是吃了好几张钞票。我知道人不能消化钞票纤维(当时并没有顾及钞票上的细菌病毒和因不能消化而造成消化道梗阻之事——况且也无意外先例),但可以把它给排出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只是想看看吃了能治病的究竟。最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吃针和它的整个过程。何氏在让求她的人吃针以前仍然是先作必要的鼓动壮胆工作和示范:她从针盒里随意捏出一撮普通的同型号的缝衣钢针(约15根以上,针孔都在一端,但针体和针孔不一定在同一个平面),再取一根普通的黑线,用她的唇舌弄尖锐之后,对着线头和针只轻轻吹一口气,瞬间就把那些针一下子全穿上了。然后她用手掂着线的一端,使针下垂约50厘米,她再用牙齿咬着手中线头,用唇舌像吊车一样慢慢把“针丛”吊向口唇,当针体接触到她嘴唇的时候,针尖朝四面八方放射,像衔住了一只刺猬,并极快地吞入口中,嚼将起来,近旁的人都能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然后就咽了下去(有时她还半开玩笑地张口让人看看嚼碎的针沫)。在让别人吃针的时候,就增加了特殊的程序。何氏先让来求者必须从近心脏的上衣口袋中掏出一圆钱,去她的院子中买一条新手帕(也是何氏唯一主要的收入),她用这条新手帕包起7个梳妆用的小圆镜子,像洗纸牌一样把一摞小镜子上下不停地倒装几次,然后是很严厉地要求尝试者按她说的去办。备线、穿针、吃法同她的无异,只是她用其中的一个小镜很专心地对着吃针者,从口到食管到胃上下缓慢移动“监视”着,并随时告诉吃针者应怎么做。我只试着吃了一根针,钢针入口后在她的鼓劲之下,全神贯注地也把针嚼成了若干小段,并咽了下去。可是,中间何氏高喊道:有一小段针嚼碎度不达标,卡在了哪边第几颗牙的牙逢中,让我抠出来再嚼碎咽下去。果然,那段针就在如她所说的那个很具体的位子上。事后,我问她是怎么看到那段针的,她说她从小镜子里看得十分清楚,这让我更加不解与惊讶。类似这种情况在别人身上也有发生。

    对此,那些当代杰出的“捉鬼钟馗”和“反伪斗士”,又该如何看待:何巫师吹一口气一下子穿多根针是什么功夫,针在人肚里的运动轨迹她是怎么看清楚的(解释不清楚没关系,只要承认它的客观存在就行)?何氏说她的神力是观世音菩萨所赐、是菩萨附体。而有些与她类似具有其他特殊技能的人则往往各自又说是什么佛祖、上帝、耶苏、人祖爷等等神鬼精灵附体。还有,如一些人能长期甚至一生吃玻璃、石块、煤油、土等“特殊食品”,这些人尽管生理和心理上都很健康,可有关专家和不解的常人,像松鼠看到小马过河一样,则大喊着让他们停下来(潜意识中仍认为他们是病人)。我是无神论者,并不想也没有能力来为历史上和现实中那些真正的“巫”正名或翻案,我只承认人(包括一些生物)的本能具有差别,有时差别之大具有他人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思议。只不过这些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在“出山上岗”时,往往都需要先找一位自己信得过和别人也多有耳闻(大多是声名显赫、有一定根底来头和说服力)的通俗“偶像”“载体”作借口。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非师承、非祖传的“功夫”,自己心里也没底儿,难以说清楚它是从哪里来的,“英雄不论出处”对于这些怀有冷门、雕虫小技的人来说,很难适用。当年,何氏(还有不少像她可以理喻的特殊人)对我的上述揣测表示认同。而今,若从能量、信息、生物电、场、波、物质不灭、“宇宙无限大,在此是终点在彼为始点”、扫描、系统、沟通的角度上去分析,这些事情虽不常见但也不应该感到太奇怪,尤其是不能把其给轻易的否定。假如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巫师这个词,我们会对何氏这样的能力怎样看待,对其群体怎样命名和称谓。假如何氏的异能更大,涉及范围和领域再广一点儿,再掌握同时代必要的先进文化知识,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声名她再挖空心思、不择手段“非常策略”地添油加醋炒作一番,再加上特定的社会环境,那么,完全可以推想,何氏可能成为部落、部落联盟、氏族的首领或宗教领袖(无非是再搞一些教条形式:制订利于约束群体行为的教义、教规、组织特点和活动形式等)。

    远古先民认识世界,具有儿童心理特征:天真、好奇、幼稚、本能、朴实纯厚、不擅作伪。古人和今天的儿童,当目睹羊生产羊羔或晒粮食时,不免会自言自语或求教于成人:小羊羔怎么会从那里出来呢,粮食能晒干,树上的叶子为什么不能晒干呢?随着认识的深入和“大能人”的出现,于是就有了对各种问题的多种答案,有的成为真理,有的成为谬论,有的一直都在争议中。这期间,对自然的崇拜出现了,对个别人功能的崇拜出现了,对鬼神的崇拜出现了,参与从事祈祷、祭祀、降神、占梦、祈雨、医病、占星、望气、祝由、符咒、预言等具有差异本能的巫及巫族出现了(神是人格化、社会化的自然力量的化身;鬼是对人死后在梦里出现、幻觉、信息残留等现象的不解。如果说,梦中死过的人是鬼,那么与鬼同时出现在梦里的活人,该如何称呼与解释呢。仍是对自然与自身结构和功能的不解)。对自然力和个别人的能力或一些现象,因为不解、神秘和无法抗拒,随之产生的是恐惧、无效挣扎、无所适从,进而选择了把其作为神圣,尊崇或无条件追随;企图通过某些人某些方法去改变扭转上苍、先祖的意志。这就是上古社会,极个别人甚至放大到一个阶层,成为同时代真理的代言人、大自然力量的化身、各种权利合情合理合法的制定者和行使者的最主要原因。由此,我们不难想象,远古巫的出现及其历史演变,不难想象宗教的起源,想象人类信仰的诞生,想象伟人崇拜,想象国家政权的形成,想象对于人的几种最主要的约束力和人的潜能被激发的多种力量,特别是陈人好巫形成的原动力。可见,真正的巫,大多是一种“自发现象”,他们在行为上不规范,姿态上易效仿,功能上差异大,形式上不固定,组织上多结队(大多是先受个别人能力的影响:认可、崇拜、感染、引导或煽动,达成公认的偶像之后的群体行为)。远古,巫的内容极其广泛,巫的政治待遇很高,几乎把一切不能理解的、无法处理又抱有期望扭转局面的大小事情,都委托交给不同层次的大小之巫这个“中介机构”办理。巫往往是同时代最高的知识分子,精神文化的权威,是教育、艺术、科学的掌管者和传授者,是初民探索奥秘的先导,自然充当了天地人神万物沟通的媒介。这种现象开始大多是自然的、朴素的、原始的、本能的,真实的,功能差异很大的人员出现几率是极少的。正像对神奇秘方的运作一样,秘方的存在是客观的,但对秘方有继承运用娴熟的,有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的,更有占多数弄虚作假的,有盲目夸大事实功效的。致使,真的掌握秘方者被围剿,甚至无立足之地频于绝迹——“大智出有大伪”。后来,随着人脑的复杂,竞争的加剧,人的私欲膨胀,漫漫的,就掺进了人为的编造与炒作,其中,有个人的欺诈渔利行为(大多都是滥竽充数或夸大事实的骗子),也不乏官方统治者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而进行的潜移默化(如祭祀盛行的商周时代)。总之,越往后,对巫现象的“巧妙利用”,远远大于了对它实质的探讨揭示和对其客观存在的捍卫。直到今天,巫已彻底妖魔化,即使是客观存在的真巫,他们也会变成地道的牛鬼蛇神。同时,巫成了权术政客们擅抓易握的把柄——“你在搞封建迷信”。如今,只注意巫的迷信、原始宗教成分,根本不考虑它所含有的原始科学研究成果;甚至连一些相关类似的非常古老的祭祀崇拜活动,也统归巫的范畴。                            

    现在,我想探讨一下孔子所说的“陈人好巫”的巫的历史成因、内容和形式。从古至今,对人的思维、感知和行为的影响、约束、支配因素,不外乎以下四种:一,本能(如食、色需求驱动力,良心发现,闭目时对光亮变化的感知,睡眠中对不同刺激产生的朦胧兴奋与恐惧等);二,法制约束(国家法律,教规);三,传统观念影响(如风俗习惯等。特点是:确信渊源悠久的传统的神圣性,及根据传统行使支配者的正当性;四,个人崇拜(也是一种非权利影响力。对个人、及他所启示或制定的道德规范或社会秩序之超凡、神圣性、英雄气概或非凡特质非凡禀赋的献身和效忠)。这里强调,绝对无目的的崇拜与服从几乎是不存在的,在人和动物界都一样(包括低级的条件反射)。“个人崇拜这种社会关系全然是私人性的,因此,它只能存在于初始阶段,无法长久维持其稳定,它终将会被传统化或理性改造,或两者的联结所转化”。这时就产生了例行性的国家行政人员,宗教团体的卫道士和封建制度下的官僚军队皆属之,他们充当的是媒介角色,同时也是必要的“食利阶层”。

    6000年前,当太昊伏羲氏从西部甘肃天水沿黄河东下之时,部落成员对他的服从或崇拜,是个人型和法制型并存的,但以个人型崇拜为主。建国定都河南淮阳,一统华夷之后,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始进一步从衣食住行的切身利益上,发现规律,改造自然,并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历史。鉴于其功劳、权利之显赫,禀赋之特异(头生双角、纯厚、聪慧过人等禀赋特质),尤其是他的一系列重大创造性的措施国策,是以国家的名誉推行的,人们开始由个人型崇拜服从,逐渐转为以法制型制约为主。经过长期的历史检验,证明太昊伏羲氏的一系列创造发明改革,对他的国家民族发展壮大强盛既是基础性的、也是可持续性的贡献,是非常有效的、可信的、正确的,人们的法制型制约观念漫漫淡化,同时取代它的是习惯性的追随、崇拜和敬仰。所以,对于太昊伏羲氏的敬仰与崇拜,历史上反复出现了公私结合、官民互动的承传强弱波浪之势。形成的这支队伍越来越庞大,模式也越来越固定。约定成俗,养成了历史习惯,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再由风俗习惯演变成一种传统。朝代更替,历史久远,参与的人会漫漫忘记或记不清这股民风的原动力,只知道是传统,很多人竟然在注重形式的过程中,却淡化了内容,甚至后来是对为什么崇拜纪念祭祀,都越来越朦胧,越来越悬乎,甚或不知所云,以致于把太昊伏羲氏由伟人、人王而神灵化,奉为有求必应的万能保护神、永远的救世主,而能从这里了解内情、知道清晰历史本源的人却越来越少。高度的信任和依赖,导致高度的需求欲望和崇拜,这是一种自然的因果关系。以致于,由开始的客观指导实践,演化成了后来神秘的保佑作用:可以为求他的人赐福、添财、添子、申冤鸣不平、为他们主持公道,甚至某些人烧香叩头希望乞求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些念头已不再奇怪。这样,围绕太昊陵进行活动的人们,就既有一般人的传统膜拜,也有心态失衡者的偏激行为,有本能差异的稀世奇人,更有一些精神失常的流散狂客;同时,借助人祖伏羲华夏文明开源始祖之威名,装神弄鬼的,自然也应运而生。算卦的、看相的、看风水的、看香的、各种预言家等都往人祖身边靠拢;给人祖进着香,口中还念念有词,称是佛祖附体、菩萨附体、老天爷附体等矛盾百出的不在少数。正所谓:林中藏凤,众鸟拥从之,乌鸦猫头鹰当然也会比其他地方多。不过,乌鸦猫头鹰也是特殊的鸟。今天看来,正是有借于这个“巫舞远袭”的淮阳陈风“巫风”的至今延续,在淮阳人民坚持下来的看似谎诞不经、离奇古怪的、类似于宗教活动的原始崇拜的缩影“活化石”中,才让我们突然醒悟,其中确实蕴含保留着一种特有的文化旋律:人类结束茹毛饮血时代里程碑的定位,人类在衣食住行等切身利益上,发现规律,改造自然,开创华夏文明史的起点。“结网罟”、“养牺牲”,是渔猎工具的发明创造者和畜牧业先河的开凿者,是人类社会早期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来源与创造思路(经济);“定姓氏”、“制嫁娶”,远在6000年前,“中国的达尔文”就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产繁衍的基本规律,就连今天发达的遗传学、优生学、生物种群种族优势等最新技术理论也难以脱离、超越这些原始的基础框架(家庭);“作甲历”、“定四时”、“画八卦”、“造书契”,是人类最早的形象与逻辑同时启用的思维方法学、唯物辩证法、数学、天文学、文字符号学、信息系统学、自然科学的奠基(哲学、科学);“以龙纪官”、“分理海内”,是人类社会组织管理学的最初的稳定模式(社会政治管理);“造干戈饰武功”,是自我保护和防御措施的加强者;“造琴瑟”、“灼土为埙”,是“以合天人之和”的音乐器械与功能的创造揭示者(艺术);“建屋庐”、“始定居”、“尝百药”、“制九针”,为原始农业、医药奠定了基础(农业医药)。所以,对人祖伏羲的追随,决不是某一个时代的法律约束机制产生的特大惯性,而是因其极高的效能和信度促使人们去自发地继承和发展。怪不得迎合了如此众多持久的崇拜者,原来,这是一种更大的自私:尊崇顺从者们是在不断地分享伏羲氏创造的廉价面包,是在吮吸那头古老又年轻的文明之牛的优质奶汁,是在汲取他所开创的优秀文化先河源源不断的灵魂滋养之水。这才是一种内在的真正驱动力。淮阳,即龙头、龙都、风头、信仰源头之地,近水楼台,当然与其他地方相比,仍在得天独厚地保持着原始龙风龙味的“高浓度”。对淮阳人来说,这种坚持,是一种毅力,也是一种很大的牺牲与奉献,更是一种宇宙胸怀和智慧。因为,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在现实中,对这种行为,始终都存在着误解甚至鄙夷。好在,其他地方的淡化不等于全忘记,华人还都喊着自己是龙的子孙,以求自己不脱离龙的谱系、不推卸龙的责任。因为丢失了龙的基本义务和权利,就意味着,成为“真龙天子”的基本理由不再拥有(然,不少人却不太清楚龙的源起、龙祖的陵寝)。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也是最具意义的,人祖能靠他的实力与威名,产生那么大的凝聚力、认同心和归属感,把不同信仰、不同追求的人始终聚拢到他的同一面龙旗之下的根本原因。                   

    根据《诗经》记述的年代和远古巫的概念功能,孔子所说的“陈人好巫”之巫,至少应该排除三支主要的队伍,一是正规的单一对人祖祭祀的队伍。虽然这些“俗家弟子”崇拜的的主要方式也是烧香磕头,但他们只是一方主动地祈求保佑,并无沟通做“使者”的能力,尽管他们在表达的方式上几乎也是无拘无束。第二支队伍是专业给人观象、算卦、看风水的也应该排除,因他们所从事的职业都有一定的模式和程序(主要是学而知之),暂且不管这些模式和程序在建立时于哲学和科学上的合理性,在那套特殊的逻辑下得出的结果,不准不过就是欺骗,但也不算能沟通“天地人神鬼”的巫。第三支队伍,是那些真正的疯癫狂痴和受某种折磨压抑、心态失衡、心理承受能力近于崩溃的人,他们也十分的像巫,其实,他们大多是盲从于众人,只不过是把太昊陵,当作自己免费的心理宣泄治疗中心罢了(事实上,对一部分人也真能起到肯定的治疗作用,所以,不需成本的“大多灵验”,才使这帮人会久续不衰。一定意义上,太昊伏羲氏又是心理治疗学的鼻祖)。如此,诗经所说的“好巫”之巫就少得可怜了。

    最早的甲骨文,巫字像一男一女两个人,挥袖而舞在“上横像天、下横像地、中间一竖像征天地本相连”的空隙里。远古巫是一种技能,一种职业,一个特殊阶层,从事这种特殊职业的人,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条件和环境,才能使他们的功能在高度放松、入静、忘我的前提下,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抛却世俗,讲出真话,现出“邪”本领来。这又没有一个什么固定的标准,因此,最容易做作、作伪。一旦不灵,局外人就会大叫上当,并很容易对这一职业的所有成员全盘否定。致使真巫难做,假巫嚣张。值得关注的是,太昊陵那些不同目的、不同职业的朝圣队伍,组成的原本是一个庞大的“精神食物链”,除经营的都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行当之外,另一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寻找一种对那些不解现象与事物,能够合理解释的理论和探究万物的终极答案。每一个环节都相互影响,主产物多了,自然就带动副产物多了起来。因巨大的精神凝聚力、向心力,都玩起了精神、吃起了文化这碗饭。《周礼。媒氏》说:“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当年,借助这种法令,更会给淮阳的太昊陵庙会壮大队伍。因为青年男女不仅会把庙会当成免费的婚姻介绍所,还可以进行一些很廉价的求嗣、预测、咨询策划活动(重要的不在对错,而是寓乐与其中)。这又给真假之巫和阴阳风水仙、算卦仙拓宽了肥沃的疆土。至此,“陈人好巫”的根由,陈地巫的阵容和历史,比其它地方的更大、延续时间更持久,除了能说明淮阳的文化底蕴深厚与全面,以及世代淮阳人民捍卫华夏优秀文化的“铁石心肠”,还能说明别的什么呢。所以,孔子很能抓住主题,以“陈人好巫”的诱人评价,让人去入圣吧——去探索陈地那些更多、更有意思、且非司空见惯的事情(因为,孔子非常清楚,没有他在淮阳的7日绝粮,没有伏羲“天地人”大道之启示,也许就不会饿出他这位发现社会“人道”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易学家)。可见,“ 陈人好巫”的来历与上述天下之巫的起源既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其内容又有本质的不同。          

    占卜、算卦,有史以来,一直就是淮阳的专利或特产,这是一道需要放大的特殊风景线。因为,它与伏羲文化的核心内容、庙会的特殊吸引力有密切关系。关于伏羲作《易》、画卦,从正史到传说一直都有脉络。《史记. 太史公自序》有:“吾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两千年前的司马迁也是听他先辈们传说的(足见传说的久远);《易.系辞下》有伏羲氏在仰观俯察之后的“始作八卦”;淮阳至今仍流传着伏羲氏蔡水得白龟受启发而画八卦(足见关于此传说的可信度)。如果卦确属一种捕风捉影、不具有重大理性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话,正史与传说没必要如此持久而广泛的炒作。

    白龟,全身盾甲共49块,比通常的乌龟具有50块盾甲少了颈后一小块(这一小块在乌龟身上很像一点儿零头或余数)。而《易经》揲蓍占卦方法上有“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内容(即排除象征不确定的、难以把握的、宇宙万物的无限不循环因素 “ π ”,或者说排除象征年月日的闰);还有,易学上的河图、洛书,其黑点儿、白点儿总和是一百(半数五十)。这些都不是偶然的巧合,是一种完美的配套。伏羲氏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观察,最后,只能像证明歌德巴赫猜想一样——经过理性思辩,把宇宙万物共通、却无形质的最基本原理,即形而上的“道”,收缩定位在有形质可见的白龟这个特殊的“点”上。这是感性到理性、由博返约的一次大的飞跃,同时,这也是世界上独有、唯一的、最早而科学的哲学“板块模型系统”。白龟,躯体由痕迹分明、但又吻合联结为一个整体的上下两大块组成,上甲包盖着下甲,像天包地之外,一天一地(地,在此是指狭义的地球)。头与躯体,象征构成宇宙总体的两大基本因素“一阴一阳”——乾坤。上甲共39块,其中,上下分明显两层,底层周圈整24块(乌龟24块 零一点儿),象征传统农历的24节气(公历的封闭黄道24弧段)。上层又可看作两个部分,下部分周圈10块,象征阴阳各半的十天干。下甲共12块,分左右两排,象征阴阳各半的12地支。头和四肢,象征五行——即“地球本体时刻具备的四季综合特性”和顺序不变的春夏秋冬。从头到尾:上甲、下甲以及上下之间的结合部,象征天地人三个层次、三个系统——“三才”,即,存在本质联系的三个不同的系统、但又同属于一个最大的宇宙自然巨系统——无极而太极(即,爱因斯坦所描述的“有限而无边”的宇宙)。如何把“无形”客观存在、又散漫飘渺的理性逻辑,在能抛弃实物的情况下给简单清楚地把其表达出来,除非用图象、声音、文字、符号和数字加以模仿、引申和比喻等方法手段。在当时的条件下,伏羲氏选择了符号与图形,因为,当时缺乏完整的文字系统和传播载体,如果像马克思用文字概念叙述唯物辩证法一样根本不可能。但那时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发现和使用了火,黑色的木炭到处都是。伏羲氏发现,阴阳哲理包含的昼和夜、冬与夏、男与女、生与死等所有的现象和事物都可用黑色和空白进行表达。所以,太极图、八卦、六十四卦的板块分区和符号的形成,完全是在上述基本思路框架上进一步抽象导出完成的,并非伏羲氏真的照葫芦画瓢、模仿白龟的实际形体而画成。他是先把白龟整体看作一个平面圆,分成相等的八个扇型,不同的扇型从内到外分成三层(半径分成三等份),再把木炭涂在不同的区块,最原始的八卦图和六爻卦象就诞生了。如进一步再把黑色面和空白面沿圆半径的方向,向内收缩或向外收缩变细成一条条更细的“线段”(稍作加工:“空白线段”形态不变,用炭色连贯画出;“黑色区块”收缩代表的阴,中间断裂,表示阴是由光亮阻断而导致的),今天的八卦系统符号就出现了;圆心虽然是一个点,但它仍是一个黑白各半的阴阳微粒图,由于自然、社会等一切的阴阳转化都存在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曲线过程,根据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移轨迹,确定曲线的右手螺旋方向,圆心放大,涂成黑色剩余空白,太极图就出现了(实质上,八卦系统符号是中心黑白阴阳点的放大并加以板块式抽象)。那么,流传至今的“外套” 八卦符、‘内裹”太极图的太极八卦配套一体同原图就出现了。而当圆心是一个点时,圆内相对扇型就是六爻卦的前身。至此,三爻卦(也称八经卦)为什么要重为六爻卦,是否为人祖伏羲一人一时配套之作,道理也很明显了。重卦的原理可作如下解释。天地人每个系统都是由阴阳合成,那么,这个巨系统的八大基本状态的每一个状态的每一个瞬间,都会有六个层次的阴阳符号相叠加;或者,八经卦会因为空间方位分布八次,再因时间变化出现八次,时空交织,出现六爻卦和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也是完整的宇宙巨系统人为划分的六十四个板块(这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实际上卦与卦之间理论上不能割裂独立),分别各自代表,归类抽象以后的某种状态、倾向或特性,且用当时自然或社会中最普遍、最常见的现象或事物作代表,通过最可能密切的联想,再反过来去以象征、引喻、暗示所有具体的东西之存在态势。这又是一个“由约返博”质的大飞跃。所以,算卦(指获得卦象、分析解释卦象、运用卦象解决实际问题等一系列的思考及行为),在理论上是说得过去的。由于只有太笼统的六十四种作代表,所以,从理论到实践的这一步之隔就显得十分遥远甚至难以操作,因此,算卦应验率很高的,一直是凤毛麟角,这也是人们谈卦色变、多加以质疑与否定的主要原因----曲高和寡。占卦通过人与人、人与物的自然感应(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阴阳两大总因素在瞬间碰撞组合得出的结果,与计算机瞬间处理一个系统内所有01复杂变量即时得出局部结果,道理是相同的。所以,“八卦”标志,被嵌在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上,就不再是什么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了。占卦是更微观、“访问周期”更短的信息生物处理,计算机是相对宏观的、局部的综合信息物理表达处理,二者进行的都是关于信息的“数学、逻辑和关系”三种运算。根据以上思路,我十几年前制作过太极图的立体球体模型、立体先后天八卦模型(先天卦、后天卦,只是卦序的不同,实际是同一种事物不同视角的分析而已,是一人一时之作)、河图正方体球棍模型和洛书球型球棍模型(河图的展开)等相关易学模型。在此,我想提醒一下,对于卦象及《周易》的研究理解,带有神秘色彩的华山方士、宋代伟大易学家陈希夷(名抟,字图南),说过一句很重要的心得感言,要“于羲皇心地上驰骋,而不于周、孔足迹下盘旋”,可谓切中学习态度方法之要害。

    查看一下各个国家的科学发展史,会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没有哪一个国家最先发展起来的不是天文学和历法。集时间、方位、状态、形象、亮度转化、平衡互根等表达特点为一体的卦象,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历法和象形文字,引申,也是人类生产生活上最早遵循的广义作息时间图示(注:方位是指三维空间;一维时间为节气、月令、时辰等相对时段;状态是指寒、热、温、凉、阴阳、收引潜藏、升发扩张等自然物候特性)。至此,伏羲文化或者说易学上千古存在的一个疑点,就不难回答:“伏羲氏画卦时,为什么偏偏只画八卦,却不去选择九卦、十二卦或其它板块基数作为经卦数呢?经者,经纬之经也,主干之意,当然以自然标志为最好。这证明,伏羲氏画卦时6000年前的中国,已经通过对日影和天体的观测观察,推算出了地球的南北回归线约为22.5度和极地的存在。四季(四象)、八节(八卦)、乾(极昼和春夏)、坤(极夜和秋冬),是伏羲氏根据最最直观的天象、最自然的法则设立的。有关细节请详参“周易环境医学网。www.zyhjyx.com”和拙著的相关资料。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春雨伴随着电闪雷鸣的龙的出现,大地的主色调转为了绿色,动植物开始复苏,一切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事物,都在进入新陈代谢明显加快的轮回:一年一度的更新状态(龙的自然之象起源于闪电——想象中的完美高智能生物。因闪电腾空接地、能大能小、变化无常,出没有兆,节令明显,威力无比,出现时又多伴随巨大的隆隆声响和风雨交加,故为春季的代表)。这意味着,龙启蛰腾空的开始,也象征是万物开元之始:自然能量威力的开始、温暖生发之性的开始。以天地自然配人类社会,象征权利的开始、秩序的开始、创造的开始、首领尊严的开始,......可谓伏羲氏借鉴自然物侯特征治理社会“以龙纪官”的核心所在。对于这种一脉相传的崇拜行为中保留下来的特有文化,我们是不是会自发达成共识、而由衷地高呼:以淮阳为重心的先民们,保存下来的决不是什么“狭隘古老的地方文化”,正如不能把秦兵马俑和北京的明故宫看成是“地方文化”一样,而是以点带面性的、地地道道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国人一贯乐于称道并啧啧引以自豪的龙的文化,同时,也是世界精神宝贵文化遗产中首当应受到重视与保护的中华伏羲大文化。

    世界观决定人对世界的认识结果,看待淮阳亦不例外。而今,130万淮阳人民为了这样的文化,为了澄清自身的来历及本民族乃至人类的文化脉络,把天下责任作为已任,搞一个姓氏文化节,琢璞为玉、利已利国,投资几个亿,我们应该为之挥泪唱赞歌,淮阳人民奉献牺牲的已是太多,社会对此项事业的理解与支持实是太少。没有参与支持此项事业的中国龙子龙孙们应有深深的内疚感才是。

    这样的贫困县,即便因某种特定原因在长期的忽视甚至是在被误解中好象默默无闻,难道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它不应该抓住“太昊伏羲”这么一个天大的亮点“一鸣惊人”吗?淮阳形象频频出现于媒体和我们面前,决不是近几年的事儿。春秋有陵,汉代建祠,北宋苏东坡,明洪武,清顺治、康熙,民国黎元洪,新中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郭沫若、方毅、朱镕基、李长春、温家宝等太多学者、名士、伟人都在淮阳留下了足迹或墨宝。

    1997年,淮阳县委书记翟新亮,破天荒地开挖淮阳龙湖,当推首功。那期间,红旗招展,日出动民工数十万,率先打开了尘封了数千年的龙的记录档案,为中华龙“名正言顺”地出现与腾飞打下了物质环境基础。智者当然要进行潜能开发,开挖龙湖是为淮阳“开光”,是为淮阳“拂尘”,是在开启淮阳人民的智慧之海,是在启动文化旅游业这部淮阳固有的尘封已久但性能良好的机器。长远着眼,当然也是淮阳地方的致富之路,是鼓舞中华民族的号角。其认定目标不改之志、勒紧腰带节省投资之精神、气吞山河之威势、兴师动众之壮举、泽及世人之功德,决不逊于林县修建人工天河与三峡大坝建设,因为淮阳是在修一条万世不竭的文化精神智慧之渠。

    前几年,县委书记陈新庄,累死在了他的办公室,他是为了淮阳人民,更是为了中国优秀文化遗产而殉职。决不是无中生有、标新立异,作伪、作秀、为了淮阳炒作而失去的生命。

    淮阳的有心人也许都还记忆犹新,2004年举办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该年龙抬头之日(传统的说法:农历2月初2日),惊雷伴随着哗哗春雨,连续2个多小时,雷声震耳欲聋,水势几乎坑满河平,史上罕见,中原少有。当时就有智者断言:此乃龙威大振,龙德大显,是中国巨龙腾飞的吉兆,今年的姓氏文化节一定会有巨大收获,淮阳定会名声大振,伏羲龙师也会名正言顺登场,中国龙从此更会四海逍遥。因为连老百姓也会凭以往的经验和现象揣测,如果光打雷不下雨或雷声大雨点小,一系列的拆迁、改造、姓氏文化节等等举措终不免会是一场劳民伤财,而此次是雷雨交加,雷水解,水火既济之卦,言而有信之兆,这真让大都通晓一些易理的淮阳人民吃了一颗大粒定心丸。顺天时,天助人,合地利,地助人,得人和,一呼百应。所以领导们的政策和策略才能得以较顺利地实施。对兴办姓氏文化节,淮阳决策者的县委书记刘庆森,所作所为决不是空穴来风。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为什么不找类人猿作为姓氏之祖,可见办姓氏文化节不是单单的尊古怀旧,而是在对比智慧与贡献,寻找文明的里程碑和奠基人。他们是在当地群众数千年积蓄的力量基础上进行的,更不能歪曲为什么哗众取宠、大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如果没有脉络清晰的历史渊源,没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丰厚的文化底蕴,极高的科学价值,难以估量的社会意义,单凭翟新亮、陈新庄、刘庆森等个别领导的策划或强行命令,勤劳节俭勇敢的淮阳人民是决不会俯首听命的。正像当年林县修红旗渠一样,尽管从经济到人身安全上损失巨大,但人们还是往死里干——因为他们知道,没有水,就不会使林县的人畜生命再继续。如果换了淮阳这种“地利”,这样大的工程,这样大的声势,这样大的规模,这样贫困的人民,领导们即使敢想,要群众去做,人民也会发疯的。正所谓:因势利导,才会势如破竹、水到渠成。事实上,为兴办中华姓氏文化节,淮阳人民也并没有发展到红旗渠年代的那种物质生活极度虚脱的地步。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淮阳人民世代相传无私奉献的行为,只不过是被睿智的淮阳领导感动了,发现并重视了这种奉献行为深处的真正意义与价值,将来必定会是世界级的。值得就是对,正确就要干,干就要干出个明堂来!

     三峡工程投资大不大,车辆多不多,甚至连一些见多识广的人恐怕也要叹为观止,然三峡工程是物质文化,是有限的,终究有一天要毁灭;代表中华优秀文化的伏羲文化,龙的文化,只要中华民族存在一天,它就会闪闪发光24小时;只要有文化源头的存在,中国人就不会太远背离自己的民族信仰,即使发生了信仰危机,也只是瞬间的、短暂的,很快又会返回到这条巨龙命脉上来。我们应该为淮阳干群勒紧腰带投巨资办姓氏文化节(包括以后可能要兴办的伏羲文化节、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易经研究院等有关事业),让国人受益、让世界受益的无私奉献精神而肃然起敬。

     贫困县的突破口可以有多种选择,而淮阳偏偏选其特有的伏羲文化、姓氏文化做文章,是因地制宜,是淮阳干群的智慧和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这个突破口是时代大潮冲破的,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的地方突显。这与那些一方面仗着沉睡中的文明及经典妄自尊大,一方面趋附西方所引领的文化潮流,实则是丧失自己的民族个性、人为淘汰民族文化的行为相比,强之百倍。“反腐倡廉”与“有没有必要投资”办姓氏文化节不是一回事。投资几个亿与该不该这样投又是两码事儿。为了找回民族文化的源头、民族的尊严、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信仰与图腾,这样事关民族繁衍与兴衰的非常之事,投资3个亿对于这个贫困县来说确实多了点儿,而对这样的事业来说是不是确又显得太少了点儿。至此,我们关注与评论的主题,不应再是什么淮阳干群选择投资与奋斗的对与错,而应该争议的是整个社会对身为国家级贫困县的淮阳人民和领导们的理解同情与支持到底知多少。如果认为他们的投资已超出其财政能力,如果说他们做的还不够好,那就是他们的实际行动还没有感动那些认为兴办文化节意义不大、甚至是极个别利益受到损害而别有用心的人的麻木自私的心灵。

    说到淮阳人民的智慧与贡献,这里不能不提起一个堪称“不辱人祖圣哲使命、淮阳人民的骄傲、永远给淮阳人民留下光辉记忆”的民间组织,和一个优秀民族文化坚强的捍卫战士——戚井涌先生。 

    成立23年的淮阳伏羲文化研究会,现称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淮阳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伏羲八卦研究会”。该会是一个民间组织,首任会长是原淮阳县县长吕全来。会员主要是离退休干部、太昊伏羲氏的崇拜者和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存在自觉维护责任心的社会人员。研究内容主要是太昊陵的历史、太昊伏羲氏的生平事迹、贡献及对社会的深远影响意义。研究经费几乎没有,也是凭兴趣、爱好、责任感产生的凝聚力“乐此不疲”地开展工作(因为有时还有一些社会有识之士的经济赞助)。二十多年前,在形式主义之风还相当盛行、人云亦云地反对封建迷信、谈卦色变的大环境下,该会主要的创始人之一、原常务副会长戚井涌先生,冷静沉着地思考起千古兴盛崇拜太昊伏羲氏表面现象之后,到底潜藏着一种什么力量:是完全迷信、个人私欲冲昏头脑的行为,还是在其恍惚朦胧的现象中果真蕴涵着颠扑不破的真理,要不,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的人,人们都是疯子、傻子和无知,竟然都是在主动地自觉不自觉的被愚弄?如果其中存在着以前或许今后都难以解释清楚的但又有重大价值的东西,不抓紧时间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参与、去研究、去利用,岂不是对人类文化的亵渎和糟蹋?本着这种心理,戚井涌先生抛却了个人的私心杂念,顶着各种难以想象的压力,义不容辞地组织成立了“伏羲八卦研究会”,并提议县长吕全来出任会长。吕县长本来就对伏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正苦于没有人切磋。一拍即合,欣然赴任。有了党政主要领导的直接参与,该会在克服各种阻力上如虎添翼。由于“八卦县长”的掌舵,戚会长具体而得力的组织领导,该会研究态度一直很端正——坚持了宏扬民族优秀文化、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构建的大原则,坚持了客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随着研究的开拓进展,研究队伍的壮大和会员们自费无私的持久地拯救频危文化的呐喊,原来对本乡本土的人祖爷及太昊陵认识与行动上彷徨的人们,也开始渐渐清醒理智起来。尤其是引起了官方党政领导的逐渐重视与理解,支持也越来越多越大。从此,漫长的历史年月中,松散的、毫无组织纪律可言的“龙文化”、“中国文化的本质阴阳哲学”的自发性队伍中,又诞生了一支治学严谨、高效的核心学术团体。该会坚持几十年不辍地自办学术交流报纸,坚持每月一次的常务理事会和每年一次的学术总结年会,有时工作起来竟像虔诚的宗教信徒一样,废寝忘食。所以,他们能在伏羲文化学术研究上,取得很多史无前例的发现与成果,这些发现与成果,他们并不单单为了在本会内占有享用、学术垄断和自我欣赏,从来都是及时、毫无保留、无私地反馈给当地政府领导,用以作为宣传伏羲文化、宣传淮阳历史等各种活动形式的重要参考依据,名副其实的“甘为党政作参谋”,甘为民族文化献身心,直接或潜在地对淮阳的发展、对文化的提纯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戚井涌会长(现因年龄和健康状况,已让贤退居二线)曾经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这个会,能够存在坚持到今天,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胜利”!如今,欣逢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和淮阳将要举行的第二个“中华姓氏文化节”之际,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淮阳研究中心,在主任张继成、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复竣、副秘书长杨元启、伏羲文化报主编唐经武、中华伏羲文化网站站长杨普仲等新老伏羲文化研究专家、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人士、易学界朋友的大力参与帮助下,该会正以饱满的激情向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更高的目标自豪地迈进。值此佳节,笔者感慨颇多并不揣浅陋,仅在此拙文以贺之。

    淮阳兴办姓氏文化节,往大处说,可以澄清中华龙的起源,结束数千年带有近乎残酷和讽刺意味的炎黄二帝为“双头龙”、“双龙争斗史”和相当一部分人对龙的来历不太清楚的历史错觉,更何况,认同太昊伏羲氏一龙一祖,对于一个以“木性升发、自强不息、仁爱慈善为本”的泱泱大国、致力追求“一统和谐兴盛”的国体民族魂来说,也会更加贴切。淮阳有如此之内涵,是否应给予一个很好的表现形式呢?望那些心胸狭窄、目光寸许、墨守成规、一时难以或无法理解或抱有一已之私的人们,在饱读过唯物辩证法之后,读过有关神学的知识以后,读过现代自然科学的相对论、物质不灭、万有引力、连续介质理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进化论、生理学、组织学、病理学、耗散结构理论、宇宙大爆炸等理论之后,在读过社会科学的组织管理等理论之后,真正地静下心来,再去找到那个古老贫困但现在焕然一新的地方——淮阳太昊陵,在那里“仰观俯察”,亲身体验一下,然后翻阅一下古老的《易经》,看一看古老的卦象,也许会蓦然领悟:信仰会重新定位、精神境界会极高提升,大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居最高处”之感。那时你就会发出肺腑之言:淮阳本不是穷山恶水,所举自非刁民所为;淮阳人民的努力付出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一年建设,十年还债”的计划一定会由可能性变成现实性,淮阳定会一鸣惊人!因为,6000年以前的“马克思”、“爱因斯坦”、“达尔文”、“莱布尼茨”在中国就已经诞生——伏羲氏对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他的子孙淮阳人民,又把这些贡献给传承发展了。

作者:陈厚霖,字润德,“周易环境医学”倡导发起人,"凡夫潜能"开发专家组组长,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淮阳研究中心理事。联系电话:13193630525

关于古陈淮阳为万姓之源的学术依据

去年,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在淮阳举办,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周口,特别是对淮阳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但是,由于是政府主办,意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主题是经贸,而不是文化。在策划之初,我曾对有关领导说,既然是文化搭台,我们就得把这个台搭得扎实点、稳当点,这样经贸之戏才能唱好。比如说在权威报纸和学术刊物上发表有份量的学术文章,或组织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对伏羲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中华姓氏的起源等问题进行讨论和定位等等。领导表示赞同,也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但我以为,仍然不够。所以去年文化节期间,邀请来的学者中有人问我,伏羲正姓氏的学术依据是什么?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说清楚,所谓的万姓同根,根在淮阳、所谓的中华姓氏文化节,都成空中楼阁,都是妄谈!
   
今年的姓氏文化节又要开幕了,据闻明年的文化节将升格为省政府主办,现在又有学者和新闻界的朋友打探这个问题,我想,对此,有关领导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里,我就此问题,简要地谈一点自己的看法,详细的论述,可看拙著《万姓同根》(中华书局,20049月出版):

    我们说淮阳是万姓之源,是中华姓氏的主要发源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依据

 

中华始祖太昊伏羲在古陈淮阳“正姓氏,制嫁娶”

姓氏导源于上古,是婚姻制度形成的标志。
   
姓的作用是明血缘别婚姻了孩子,要表明这个孩子属于那一族的,就给他一个。而的意义,以现代眼光看来,它最大的科学意义是作为选择婚配的识别,近亲结婚不利于优生,这种知识在中国上古时代就已具备了。故《国语》说: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左传》也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用现代语言来说,这就是优生学,古人为了优生,发明了每个女人都要有姓的办法。
   
原始公社时期,没有婚姻之制,没有家庭生活,随着文明进步,人们慢慢地知道群婚之患,开始出现对偶婚,一夫一妻结为婚姻。从原始群婚向对偶婚逐渐过渡,于是形成了婚姻制度。
   
我国上古婚姻制度形成和定型的时代,正是太昊伏羲所生活的氏族时期。太昊伏羲是婚姻制度的肇始者。
   
太昊伏羲正姓氏语出何典?据我所查,概有两处,一是汉代班固《白虎通》,二是汉代谯周《古史考》。《古史考》载:

    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

    所谓以俪皮为礼,是说用两张鹿皮,作为男女双方订婚的礼物,这是伏羲所确定的婚姻礼制。
   
为了明血缘别婚姻,太昊伏羲明确厘定各族族姓,同姓同族不得通婚,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至此,人们开始从群婚过渡到对偶婚,从族内婚过渡到族外婚,彻底走出了蒙昧时代。
   
姓氏制度的确立,始自太昊伏羲。

    二、古陈淮阳是众多中华大姓的祖源地


   
什么是一个民族?一个民族的形成,有两个决定要素:一是种族血缘,二是文化传统。
而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的血缘主脉,正是在中原大地上孕育、汇聚,发展,壮大,然后分脉到全国各地。
   
姓氏是血脉渊源的记录符号。
   
据统计,在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共有1831个;而在占汉族人口90.11%的当今120个大姓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有44个,两项合计为96个,占120个大姓的80%,占汉族人口的79%
   
河南是中华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华人祖根在河南。
   
而在河南这块丰厚的土地上,产生姓氏最多的,是古陈淮阳。
   
相传太昊伏羲氏都陈,在这里始正姓氏,中华姓氏自此肇始。一源百流,万姓同根,根源于此——人祖伏羲为万姓之根,古陈淮阳是万姓之源。
   
许多中华大姓从古陈淮阳起源,然后播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当今中华姓氏中人数最多的李、王、张、刘、陈五姓之中,陈姓直接在陈地得姓,据统计约占全国人口的4.53%,从陈姓分支出的姓氏达60多个,其中胡、田、孙、姚、袁、夏、陆等也是中华大姓,在中华100大姓中,孙姓列第12位,胡姓列第13位,袁姓列第33位,夏姓列第55位,田姓列第58位,姚姓列第64位,陆姓列第80位。王姓的一支妫姓王也是从陈姓中分化出来的;李姓起源于今河南鹿邑,鹿邑古为苦县,乃陈国属地,李姓今列中华第一大姓,约占全国人口的7.94%。
   
除直接在陈地得姓之外的姓氏,陈地还是一些中华大姓的郡望之地。
   
郡望在陈地的姓氏有:阳夏谢氏、太康袁氏、长平殷氏、宛丘符氏、南顿应氏等。这几个姓氏,除袁氏外,并不直接得姓于陈地,但在世居陈地,在这里成为中华望族。
   
如果我们把这些得姓于陈地和郡望在陈地的姓氏人口加起来,数量将十分惊人。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从陈地走出来的姓氏和家族,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血脉!(作者待查证后补充

 

文化录入:hanqilin    责任编辑:hanqilin 
  • 上一个文化:

  • 下一个文化: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化
    浅淡人生各要素的组合与观测
    产品命名的原则与技巧
    八卦是指什么
    祭拜人祖伏羲
    毛泽东的祖先是周文王之子
    姓氏寻根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原姓氏寻根概述
    第二届中华姓氏文化节10月底
    第二届中华姓氏文化节筹委会
    周口市召开第二届姓氏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