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北京周易研究协会 | 中国周易研究总会 | 北京贤林传统文化研究 | 天下神奇天佛寺 | 天地风水学 | 图片 | 下载 | 
您现在的位置: 韶山周易 >> 北京贤林传统文化研究 >> 伏羲文化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太昊伏羲氏以陈为中心,向四外扩展          【字体:
太昊伏羲氏以陈为中心,向四外扩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3    
 以太昊伏羲氏为统领的父系氏族联盟,由陈地迅速崛起,创造了众多的重大发明,《资治通鉴》、《竹书纪年》均说:太昊伏羲氏都宛丘,作网罟,兴渔猎,制嫁娶,画八卦,造琴瑟,大大促进了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为中华文明昭示了灿然曙光。与此同时展开了向四外的扩张。太昊伏羲氏坐镇龙都,将其所属氏族支系分驻各地,展开了分化与兼并融合。其覆盖面遍布中华大地各个区域,由此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开辟了先河,延续至今。也就是说,中华民族自开始形成时起,就是一个包容性及凝聚力极强的综合体,所以今日中华大地各民族之间,有关祖先的神话及传说之中,保留着千丝万缕的交织瓜葛,难以截然分开。由文献记载与民间传说以及考古发掘,大体可看出太昊伏羲氏族集团向四外扩张的区域分支。
东封泰山
     
《史记索隐》中有太嗥都于陈,东封泰山的记载。再是《太平寰宇记》所云:曲阜,昊帝之墟,自陈徙此。严文明先生《东夷文化的探索》一文中,论述太吴后裔的封地情况时指出:太昊后人多在山东,说明有北迁的趋势。所说太昊后裔是指春秋时尚存的任、宿、须句、颛臾四个风姓小国,其地在今日的山东济宁、东平、平邑三处相邻之境。既然太吴伏羲氏都、葬于陈,古今无疑,又怎么会迁居到曲阜呢?显然是太昊伏羲氏族团的一个支系,由陈北迁回故土,仍以太昊称谓罢了。
     
关于太昊伏羲的北上,李希平教授依据任(今山东济宁)故有女娲陵庙,推想:也许太昊在他德高望盛之时,东(北)入夷区封禅于太(泰)山的,为其后扩展作准备。伏羲死后,女娲代立,其后率领氏族向东北济水下游穷桑一带扩展,至任地建都。这么一说,似乎补充说明了上述太昊迁徙山东一支的由来。
(二)封女娲于汝水之阳,分驻西华
     
关于伏羲氏族的主干女娲一支,相传被封于汝水之阳汝水之阳方位很不具体,究竟指何处呢?经查阅资料得知,今河南西华县有古刹一座,名龙泉寺。寺今尚存,并存有一明代碑碣,上刻有西华县北十五里有城遗址,传为女娲故墟也。所言娲城,经考察实地在西华县城北9公里的思都岗村,人们早在蒂秋之际就在这里筑城祭祀女娲,取名娲城。城中建有女娲阁,分上下两层,上供女娲,下供伏羲。女娲城原有五亩十殿,颇为壮观。这座娲城的所在地西华,恰恰在汝水之北,与汝水之阳之说相合。西华是淮阳的西邻,两地东西相连,以往的西华多归淮阳所辖,因此说女娲支系在太昊伏羲向外扩张的族系中,大概是最为临近都地的一支。这与伏羲、女娲有着特殊亲密的关系是相适应的。估计也未必是女娲本人至此,很可能是她(女方)族系的一支。传说之所以将女娲与伏羲并提,反映了当时正处在由母系氏族制向父系氏族制过没之时,尚存在着母系氏族制的痕迹及影响。
(三)占据中原
     
有的古籍上还把传说中聚居在今河南新郑一带的祝融氏族,聚居在今河南辉县一带的共工氏族,看做是太昊伏羲的后裔分支,看来似乎远了一些。不过:有关共工聚居辉县一带之说,可参见《路史》所云:共工当太昊氏衰,振滔洪水,以祸天下,于是女皇氏(指女娲)役其神力,灭共工氏迁之。由此反映出,逢太昊伏羲氏进人晚年之时,共工为争权造反,被女娲所诛,将其族支流放到偏远的辉县一带。另,学者王彦俊根据房州上庸界有伏羲女娲庙”“华陕界河中小洲岛有女娲墓风陵渡有女娲氏墓,认为这三处都是伏羲氏族部落迁都陈后所留下的遗址,为其族系所占据的古中原核心地带。由此说明太昊伏羲氏已成为上古时代中原大地的第一帝王了。
(四)进驻上蔡
     
向外扩展的太昊伏羲族系中,其直系莫过于进驻上蔡之地的一支。所以如此认为,有以下依据:《上蔡县志》载,城东三十里的蔡岗,传为伏羲画卦处,名为画卦台,台上有白龟庙,塑有太昊伏羲像,祀太昊伏羲氏。台四周皆产蓍草,故又称蓍台,亦名蓍草园。园中筑有二台,台上各有一亭,其一亭上砌有先天八卦图,名为伏羲画卦亭,有李邕题画卦碑一通。近台一水名蔡沟,传旧时有元龟,缟身素甲,浮游其中。以上记述的各物项及名称与淮阳之地无不相同。淮阳城北一里有伏羲画卦台、白龟池,台上建有殿、亭,有宋铸太昊伏羲铜像一尊,原有唐代书家李邕所书画卦台碑一通。城北三里的太昊伏羲陵墓后有蓍草园,陵南有蔡水流经。再,上蔡地名、蔡沟水名之字,意思是用蓍草揲卦占卜,由于此地生长蓍草,故名蔡,因此说与伏羲揲蓍画卦不无关系。而且,其地距淮阳虽有商水一县之隔,也可谓是淮阳近邻,春秋之际,陈蔡常作并称,秦时,上蔡曾一度归陈郡所辖,由此可见扩展到上蔡之地的族民,当属太昊伏羲氏近血统的一支。
(五)扩向巴蜀
     
《山海经·海内经》云西南有巴国,太峰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说明巴人是太昊伏羲氏后代。巴国的,为族名,篆为作“     ”,即巨蛇形象,说明古代巴人是以蛇为图腾的氏族。所以巴人把太昊伏羲氏看做是自己的祖先是有其来由的。巴族主要分布于四川东部、湖北西部地区。湖北西部出土的巴人用作仪式的铜器上,有神人持龙、跨龙的图像,其神人可能是后照,也有可能就是太昊伏羲氏。
     
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的蜀族,其字,甲骨文作“   ”字上方的“   ”字,以目代表人首,即人首蛇身,表示是以蛇为图腾的氏族。巴、蜀地理相连,文化相近,崇拜一致,所以在四川多地出土了表现伏羲与女娲形象的汉代画泣石、画像砖,说明太昊伏羲氏族曾扩展到西南的巴蜀地区。
(六)迁至云贵海南
     
太昊伏羲族团向四外的扩展,其分支绝不只以上这些,还有后来发展为南蛮的苗、瑶、彝、水族等各个支系。据芮逸夫、闻一多的论证,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还是苗族的始祖神。自古以来就设有女娲、伏羲祭位,至今的苗族对龙仍在崇拜之中,因此说明太昊伏羲氏族向西南的迁徙到达了云贵高原,向南到达了海南。
(七)西抵新疆,东达辽东,北至内蒙
     
伏羲女娲是汉代绘画中表现的普遍题材。在考古中,不仅在山东、河南、陕西、四川之地有大量的石刻画像及砖刻画像出土,而且在吉林集安的高句丽汉墓中,以及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的古墓中都有所发现。除了都是表现人首蛇身、手举日月或手持规矩的伏羲女娲形象共同点外,从人物形象到衣着都有着浓郁的少数民族地方特色。这反映着当地民众自古就崇拜伏羲女娲,把他们视为自己的祖先与保护神。同时说明唐代之前,中国广大地区从东北长白山到西北昆仑山的少数民族,都是太昊伏羲龙族的传人。
     
有关太昊伏羲氏族扩展到东北之地,还可从《淮南子·时则训》及《尚书大传》中得到旁证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即高句丽),东至日出之次,礴木之地,青土树本之野,犬蟀、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这是说朝鲜半岛乃至日本群岛都是太昊伏羲氏及其助手(或称副帅)足之所到及其管辖之地。此言虽带有夸大的神话色彩,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崛起的太昊伏羲氏族四外扩展范围之广远。
     
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距今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末期典型的玉龙,背上长鬃飘拂,身体弯曲细长,无角无足,似蛇。由此可证北方的少数民族,即先秦时期称胡人及秦汉之际的匈奴族,自认为是人面龙身的氏族,均有祭龙之俗,把祭龙之事称为龙会把祭龙之所称为龙庭”“龙城
     
综合太昊伏羲族团四外扩展的情况看,在中国上古时期,东西南北中到处存在着龙图腾的踪迹,同时又可在中华大地上看到太昊伏羲氏族迁徙的足迹,至今仍然能听到他那智慧超群、功显千秋的英雄诗史及神话传说。从此开端的中华文明史,令世代中华儿女感到自豪与骄傲。太昊伏羲氏所树立的历史丰碑,说明他是中国原始社会渔猎时代氏族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光辉代表,他理所当然地受到中华儿女的崇敬与爱戴,被其子孙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中华人文初祖当在情理之中。(张云生   张进贤)
文章录入:hanqilin    责任编辑:hanqil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伏羲文化中原觅踪
    从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到《
    有关八卦易理传承浅析
    伏羲八卦坛
    伏羲造字
    伏羲创世与大地湾文明
    伏羲庙08年复原延续华夏八千
    先祖龙统论
    试论伏羲文化理论与天道运行
    伏羲易元历